logo
  • 全球网络
  • 港大经管学院
        •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 港大经管学院是一所扎根亚洲、面向国际的顶尖商学院。
        • 概览
          • 院长寄语
          • 愿景及使命
          • 里程碑
          • 合作伙伴及环球联系
          • 排名及认证
          • 企业合作
        • 学院领导
          • 学院领导
          • 国际顾问委员会
        • 我们的故事
        • 联络我们
        • 内联网
        • 设施
  • 课程
        • 课程 课程
        • 我们致力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体验,培育人才。
        • 总览
        • 本科生课程
        • 硕士课程
          • 会计数据分析硕士
          • 会计学硕士
          • 气候治理与风险管理硕士
          • 经济学硕士
          • 家族财富管理硕士
          • 金融学硕士
          • 金融学硕士(金融科技)
          • 环球管理学硕士
          • 可持续会计及金融硕士
          • 理科碩士﹙商業分析﹚
          • 理科硕士﹙市场营销学﹚
          • 财富管理硕士
        • 工商管理学硕士及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学硕士课程
          • 工商管理学硕士
          • 工商管理学硕士(国际)
          • 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学硕士
        • 哲學博士課程
        • 高層管理教育
        • 工商管理學博士課程
  • 团队
        • 学院团队 学院团队
        • 国际化的教职员团队,积极推动课程发展,提供优质教育。
        • 教学人员
        • 博士后研究员
        • 助教/教学助理
        • 研究生
        • 行政人员
  • 研究
        • 研究 研究
        • 引领知识创造的前沿
        • 思维领导
          • 学术论文
          • 信报龙虎山下专栏
          • FT中文网明德商论专栏
          • 媒体报导
        • 学科专业
        • 学院团队
        • 研究资助
        • 学术活动
          • 陈坤耀杰出学人讲座系列
        • 研究中心
        • 香港宏观经济预测
        • 香港大学知识交流
        • 香港大学学术库
        • 深圳研究院
  • 活动
  • 媒体
        • 媒体 媒体
        • 促进知识交流,分享独到的见解及构思,启发社会大众。
        • 学院消息
        • 媒体报导
        • 新闻稿
  • 就业及工作
        • 就业及工作 就业及工作
        • 加强与企业及伙伴的合作,携手培育专业人才。
        • 招聘人才
        • 学生就业发展
        • 工作机会
          • 教员招聘
          • 香港大学招聘网站
  • English
  • 繁
Type To Search
logo
Type To Search
  • 全球网络
  • 港大经管学院
        •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 港大经管学院是一所扎根亚洲、面向国际的顶尖商学院。
        • 概览
          • 院长寄语
          • 愿景及使命
          • 里程碑
          • 合作伙伴及环球联系
          • 排名及认证
          • 企业合作
        • 学院领导
          • 学院领导
          • 国际顾问委员会
        • 我们的故事
        • 联络我们
        • 内联网
        • 设施
  • 课程
        • 课程 课程
        • 我们致力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体验,培育人才。
        • 总览
        • 本科生课程
        • 硕士课程
          • 会计数据分析硕士
          • 会计学硕士
          • 气候治理与风险管理硕士
          • 经济学硕士
          • 家族财富管理硕士
          • 金融学硕士
          • 金融学硕士(金融科技)
          • 环球管理学硕士
          • 可持续会计及金融硕士
          • 理科碩士﹙商業分析﹚
          • 理科硕士﹙市场营销学﹚
          • 财富管理硕士
        • 工商管理学硕士及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学硕士课程
          • 工商管理学硕士
          • 工商管理学硕士(国际)
          • 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学硕士
        • 哲學博士課程
        • 高層管理教育
        • 工商管理學博士課程
  • 团队
        • 学院团队 学院团队
        • 国际化的教职员团队,积极推动课程发展,提供优质教育。
        • 教学人员
        • 博士后研究员
        • 助教/教学助理
        • 研究生
        • 行政人员
  • 研究
        • 研究 研究
        • 引领知识创造的前沿
        • 思维领导
          • 学术论文
          • 信报龙虎山下专栏
          • FT中文网明德商论专栏
          • 媒体报导
        • 学科专业
        • 学院团队
        • 研究资助
        • 学术活动
          • 陈坤耀杰出学人讲座系列
        • 研究中心
        • 香港宏观经济预测
        • 香港大学知识交流
        • 香港大学学术库
        • 深圳研究院
  • 活动
  • 媒体
        • 媒体 媒体
        • 促进知识交流,分享独到的见解及构思,启发社会大众。
        • 学院消息
        • 媒体报导
        • 新闻稿
  • 就业及工作
        • 就业及工作 就业及工作
        • 加强与企业及伙伴的合作,携手培育专业人才。
        • 招聘人才
        • 学生就业发展
        • 工作机会
          • 教员招聘
          • 香港大学招聘网站
港大經管學院
  • 全球网络
  • 港大经管学院
    • 概览
      • 院长寄语
      • 愿景及使命
      • 里程碑
      • 合作伙伴及环球联系
      • 排名及认证
      • 企业合作
    • 学院领导
      • 学院领导
      • 国际顾问委员会
    • 我们的故事
    • 联络我们
    • 内联网
    • 设施
  • 课程
    • 总览
    • 本科生课程
    • 硕士课程
      • 会计数据分析硕士
      • 会计学硕士
      • 气候治理与风险管理硕士
      • 经济学硕士
      • 家族财富管理硕士
      • 金融学硕士
      • 金融学硕士(金融科技)
      • 环球管理学硕士
      • 可持续会计及金融硕士
      • 理科碩士﹙商業分析﹚
      • 理科硕士﹙市场营销学﹚
      • 财富管理硕士
    • 工商管理学硕士及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学硕士课程
      • 工商管理学硕士
      • 工商管理学硕士(国际)
      • 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学硕士
    • 工商管理學博士課程
    • 哲學博士課程
    • 高層管理教育
  • 团队
    • 教学人员
    • 博士后研究员
    • 助教/教学助理
    • 研究生
    • 行政人员
  • 研究
    • 思维领导
      • 学术论文
      • 信报龙虎山下专栏
      • FT中文网明德商论专栏
      • 媒体报导
    • 学科专业
    • 学院团队
    • 研究资助
    • 学术活动
      • 陈坤耀杰出学人讲座系列
    • 研究中心
    • 香港宏观经济预测
    • 香港大学知识交流
    • 香港大学学术库
    • 深圳研究院
  • 活动
  • 媒体
    • 学院消息
    • 媒体报导
    • 新闻稿
  • 就业及工作
    • 招聘人才
    • 学生就业发展
    • 工作机会
      • 教员招聘
      • 香港大学招聘网站

媒体报导

主页 研究 思维领导 媒体报导
债务重重的全球经济

债务重重的全球经济

1 Nov 2023
分享到推特分享到面书分享到whatsapp分享到領英分享到電郵

一星期前,人大常委会批准了国务院增发一万亿元人民币的特别国债,所得款项于今年及明年全部转移给地方政府,作为各地在自然灾害后的重建及防灾工程之用。有关措施虽然针对自然灾害,也会在当前经济复苏时起到推进作用,体现出较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同时也反映出地方政府的捉襟见肘,需要中央政府的帮助。虽然一万亿元是个庞大数目,但中国的国债规模不大,约为GDP的20%,应不会造成很大的负担。至于人民银行会否放宽流动性帮忙融资,须待观察,毕竟也要考虑人民币汇率的弱势。

政府以发债融资来带动经济活动,是司空见惯的例行公事。但债务是把双刃剑,适当的发债规模和所得资金的有效运用,可以带来更多更早的生产和消费,而错误的资金投放,特别在过度发债的情况下,不单浪费资源,亦会成为将来的负累。环顾全球经济,无论是债务总额或作为GDP的比例,在过去十多二十年都有迅速上升的趋势,在全球经济发展的前景中投下一个阴影。

美须发更多新债还息

根据联合国的资料【注1】,全球各政府发行的、包括对内和对外的公债,在2022年达到92万亿美元,是2000年17万亿美元的5倍多,而2022年的全球GDP只是2000年的3倍,即公债对GDP的比例上升了三分之二。 92万亿美元公债中,由已开发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行的比例分别为70%和30%。众所周知,美国发行的公债最多,占全球公债的34%,对全球的影响亦最为直接和深远。

凭着美元的国际地位,美国政府可以恣意地欠债累累,到今年中已超过32万亿美元,为GDP的120%。根据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U.S. Congressional Budget Office)今年6月发表的报告,联邦政府的财政赤字会由2023年占GDP的5.8%持续增加至2053年占GDP的10%,增加4.2个百分点。有趣的是,增加的百分点差不多全部来自利息支出。美国联邦政府今年支付的利息是GDP的2.5%,估计到2053年是当时GDP的6.7%,也是增加4.2个百分点。换句话说, 美国政府要发愈来愈多的新债来应付愈来愈多的利息支出。国债排挤了私营部门的活动,但却并非用在有建设性的项目上,对经济自然是弊多利少。同时,美国政府的发债会带动全球利率上升,导致其他地区的经济及债务困难。

除了美国外,好些已开发国家的公债占GDP比例也很高。最明显的是日本,约为260%,但日本的储蓄率远高于美国,而日本的金融市场相当内向,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应不会很大。此外,欧洲的希腊、意大利、法国和英国都有相当规模的公债。在目前俄乌战争和中东危机的影响下,欧洲经济面对多方面的困难,过重的债务自然是个想扔掉的包袱。

和已开发国家比较,发展中国家的债务演变相对来说更值得关注。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增加,不难理解。她们的政府基于低生产水平的税务收入,自然不足以应付即使最基本的民生及建设开支,更遑论应付新冠疫情和气候变化的费用。在2011年,公债高于GDP 60%的发展中国家只有22个,到2022年已迅速增加至59个。此外,当前的国际金融架构亦造成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困难。

首先是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低收入国家并不富裕,国内没有足够的资金,自然要向国外举债。但在国际市场上举债,债务自然以美元或欧罗等硬通货计算,亦需要以同样的货币偿还,而出口是赚取硬通货的主要来源。从2010至2021年,发展中国家政府向外国借款额由她们国家GDP的19%增加至29%,而出口所得的外汇用于偿还外债的比例亦由3.9%增加至7.4%。若债务期间国内货币兑主要货币贬值,还款的负担亦随即上升。

发展中国家公债的另一个趋势是,私营债权人(如商业银行)的比例愈来愈高,由2010年的47%增加至2021年的62%。相反,多边开发银行(如世界银行)所占的比例则减小。私营债权人的贷款主要从商业角度出发,条件不如多边开发银行从促进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般优惠。此外,债权人的多样性也增加了有需要时债务重组的复杂性,因而拖长了谈判的时间和增加了欠债方的成本。简单来说,若只有一个债权人,通过债务重组提高欠债方偿还债务的能力,会全数有利于该债权人。但若有多个债权人,他们都不会那么愿意重组债务,因为欠债方的仅余资金会先还给那些追讨最积极的债权人。换句话说,私营债权人的多样化导致的搭便车问题,妨碍了债务重组的谈判。

另一个问题是发展中国家的借贷成本远高于已开发国家。由于前者的违约风险较高,融资的成本也自然相应上升,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市场筹集的资金。若比较今年上半年不同地区的十年期政府债券收益率,非洲、拉丁美洲和亚洲分别是11.6%、7.7%和6.5%,都大幅高于美国的3.1%和德国的1.5%。然而,这些收益率差别那么大,能否全由违约风险解释,值得探讨。

债务愈多和利率愈高,债务的利息负担就愈重。去年发展中国家支付的利息就达到GDP的1.5%或政府收入的6.9%,占用了相当的财政空间。在2010至2021年期间,发展中国家的利息增幅就高于医疗或教育开支的增幅。这情况和上文提到的美国相似,但发展中国家不能以自己的货币还债,因而债务的可持续性受到相当的约束。

总债务十年迅增50%

全球债务作为GDP比例的上升,隐含着一个问题,就是债务融资得来的款项,可以促进的生产愈来愈少。按世界银行的数据计算,1971至2000年期间,全球的年均实质增长率是3.29%,而2000至2022年期间则为2.85%。后22年比前29年公债的发行量明显更多、增长更快,同时金融市场理应更有效率,但GDP的增长率却比较慢。大抵政府借来的资金,比较多用在消费性而非投资性的项目,又或用来偿还旧债利息而非带动经济活动。此外,在2008年金融海啸后,美、英、欧、日几家主要央行的量化宽松政策带来十多年的极低利率环境。资金成本这么便宜,毋须将资金投放到特别高回报的项目上也有所得,效率也自然下跌。

上文讨论的债务、包括总数92万亿美元的都是政府发行的公债。按国际金融协会(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的报告【注2】,若包括企业和个人债务,全球总债务在今年中达到历史高峰的307万亿美元,比十年前迅速增加了100万亿美元或50%,增幅惊人。在目前有多方面不明朗的国际政经环境中,这么多和仍在快速增长的公债和私债,是未来经济走势的一大关注点。

 

【注1】 https://unctad .org/publication/world-of-debt

【注2】 https://markets.businessinsider.com/news/currencies/global-debt-record-trillion-developed-economies-gdp-us-banks-iif -2023-9

 

陆炎辉博士
港大经管学院荣誉副教授

(本文同时于二零二三年十一月一日载于《信报》「龙虎山下」专栏)

人工智能与事业前途顾虑25 Oct 2023
China cements party control over finance, clamping down on risk but making investors sweat2 Nov 2023
Trending
创新策略的共通点——从减贫谈到国际Web3中心
创新策略的共通点——从减贫谈到国际Web3中心
Prof. Joseph CHAN
一直以来,香港在四大支柱产业上表现卓越,包括贸易与物流、金融服务、专业及工商业服务以及旅游业。根据香港政府的研究统计,在新冠疫情之前,这四个行业贡献了接近六成的本地生产总值(GDP)和近一半的总就业机会。然而,这些支柱产业各自都面临了不同程度的衰退,原因包括市场需求和用户行为的快速变化、区域和全球竞争、新的价值链发展、先进科技的影响,以及地缘政治环境的变化。为应对这些挑战,“创新”被提出作为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手法,而问题在于我们应如何制定创新策略——而不是单单为了“创新”而提出想法。本文将探讨如何从减贫的角度出发进而延伸至研究Web3行业的发展,来思考创新策略的制定方法——这两个话题的共通点或许能为我们提供关于香港未来发展路径的启示。
14 May 2025
教学人员
关税豪赌  只有输家
关税豪赌  只有输家
Dr. Maurice K.S. TSE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上月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将全球经济增长预测从今年 1 月的 3.3% 显著调低至 2.8%。报告指出,中国和印度将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预计未来5年贡献比例分别为 23%和超过15%;而美国因其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对全球经济的贡献率遭下调至 11.3%。
7 May 2025
教学人员
Y. F. LUK
About Author
Dr. Y. F. LUK

Honorary Associate Professor

我想了解更多学院的最新消息和活动资讯
LinkedIn WeChat Instagram Facebook Weibo Twitter YouTube

©2025 版权属香港大学经管学院所有 | 隐私政策 | 无障碍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