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 全球网络
  • 港大经管学院
        •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 港大经管学院是一所扎根亚洲、面向国际的顶尖商学院。
        • 概览
          • 院长寄语
          • 愿景及使命
          • 里程碑
          • 合作伙伴及环球联系
          • 排名及认证
          • 企业合作
        • 学院领导
          • 学院领导
          • 国际顾问委员会
        • 我们的故事
        • 联络我们
        • 内联网
        • 设施
  • 课程
        • 课程 课程
        • 我们致力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体验,培育人才。
        • 总览
        • 本科生课程
        • 硕士课程
          • 会计数据分析硕士
          • 会计学硕士
          • 气候治理与风险管理硕士
          • 经济学硕士
          • 家族财富管理硕士
          • 金融学硕士
          • 金融学硕士(金融科技)
          • 环球管理学硕士
          • 可持续会计及金融硕士
          • 理科碩士﹙商業分析﹚
          • 理科硕士﹙市场营销学﹚
          • 财富管理硕士
        • 工商管理学硕士及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学硕士课程
          • 工商管理学硕士
          • 工商管理学硕士(国际)
          • 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学硕士
        • 哲學博士課程
        • 高層管理教育
        • 工商管理學博士課程
  • 团队
        • 学院团队 学院团队
        • 国际化的教职员团队,积极推动课程发展,提供优质教育。
        • 教学人员
        • 博士后研究员
        • 助教/教学助理
        • 研究生
        • 行政人员
  • 研究
        • 研究 研究
        • 引领知识创造的前沿
        • 思维领导
          • 学术论文
          • 信报龙虎山下专栏
          • FT中文网明德商论专栏
          • 媒体报导
        • 学科专业
        • 学院团队
        • 研究资助
        • 学术活动
          • 陈坤耀杰出学人讲座系列
        • 研究中心
        • 香港宏观经济预测
        • 香港大学知识交流
        • 香港大学学术库
        • 深圳研究院
  • 活动
  • 媒体
        • 媒体 媒体
        • 促进知识交流,分享独到的见解及构思,启发社会大众。
        • 学院消息
        • 媒体报导
        • 新闻稿
  • 就业及工作
        • 就业及工作 就业及工作
        • 加强与企业及伙伴的合作,携手培育专业人才。
        • 招聘人才
        • 学生就业发展
        • 工作机会
          • 教员招聘
          • 香港大学招聘网站
  • English
  • 繁
Type To Search
logo
Type To Search
  • 全球网络
  • 港大经管学院
        •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 港大经管学院是一所扎根亚洲、面向国际的顶尖商学院。
        • 概览
          • 院长寄语
          • 愿景及使命
          • 里程碑
          • 合作伙伴及环球联系
          • 排名及认证
          • 企业合作
        • 学院领导
          • 学院领导
          • 国际顾问委员会
        • 我们的故事
        • 联络我们
        • 内联网
        • 设施
  • 课程
        • 课程 课程
        • 我们致力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体验,培育人才。
        • 总览
        • 本科生课程
        • 硕士课程
          • 会计数据分析硕士
          • 会计学硕士
          • 气候治理与风险管理硕士
          • 经济学硕士
          • 家族财富管理硕士
          • 金融学硕士
          • 金融学硕士(金融科技)
          • 环球管理学硕士
          • 可持续会计及金融硕士
          • 理科碩士﹙商業分析﹚
          • 理科硕士﹙市场营销学﹚
          • 财富管理硕士
        • 工商管理学硕士及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学硕士课程
          • 工商管理学硕士
          • 工商管理学硕士(国际)
          • 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学硕士
        • 哲學博士課程
        • 高層管理教育
        • 工商管理學博士課程
  • 团队
        • 学院团队 学院团队
        • 国际化的教职员团队,积极推动课程发展,提供优质教育。
        • 教学人员
        • 博士后研究员
        • 助教/教学助理
        • 研究生
        • 行政人员
  • 研究
        • 研究 研究
        • 引领知识创造的前沿
        • 思维领导
          • 学术论文
          • 信报龙虎山下专栏
          • FT中文网明德商论专栏
          • 媒体报导
        • 学科专业
        • 学院团队
        • 研究资助
        • 学术活动
          • 陈坤耀杰出学人讲座系列
        • 研究中心
        • 香港宏观经济预测
        • 香港大学知识交流
        • 香港大学学术库
        • 深圳研究院
  • 活动
  • 媒体
        • 媒体 媒体
        • 促进知识交流,分享独到的见解及构思,启发社会大众。
        • 学院消息
        • 媒体报导
        • 新闻稿
  • 就业及工作
        • 就业及工作 就业及工作
        • 加强与企业及伙伴的合作,携手培育专业人才。
        • 招聘人才
        • 学生就业发展
        • 工作机会
          • 教员招聘
          • 香港大学招聘网站
港大經管學院
  • 全球网络
  • 港大经管学院
    • 概览
      • 院长寄语
      • 愿景及使命
      • 里程碑
      • 合作伙伴及环球联系
      • 排名及认证
      • 企业合作
    • 学院领导
      • 学院领导
      • 国际顾问委员会
    • 我们的故事
    • 联络我们
    • 内联网
    • 设施
  • 课程
    • 总览
    • 本科生课程
    • 硕士课程
      • 会计数据分析硕士
      • 会计学硕士
      • 气候治理与风险管理硕士
      • 经济学硕士
      • 家族财富管理硕士
      • 金融学硕士
      • 金融学硕士(金融科技)
      • 环球管理学硕士
      • 可持续会计及金融硕士
      • 理科碩士﹙商業分析﹚
      • 理科硕士﹙市场营销学﹚
      • 财富管理硕士
    • 工商管理学硕士及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学硕士课程
      • 工商管理学硕士
      • 工商管理学硕士(国际)
      • 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学硕士
    • 工商管理學博士課程
    • 哲學博士課程
    • 高層管理教育
  • 团队
    • 教学人员
    • 博士后研究员
    • 助教/教学助理
    • 研究生
    • 行政人员
  • 研究
    • 思维领导
      • 学术论文
      • 信报龙虎山下专栏
      • FT中文网明德商论专栏
      • 媒体报导
    • 学科专业
    • 学院团队
    • 研究资助
    • 学术活动
      • 陈坤耀杰出学人讲座系列
    • 研究中心
    • 香港宏观经济预测
    • 香港大学知识交流
    • 香港大学学术库
    • 深圳研究院
  • 活动
  • 媒体
    • 学院消息
    • 媒体报导
    • 新闻稿
  • 就业及工作
    • 招聘人才
    • 学生就业发展
    • 工作机会
      • 教员招聘
      • 香港大学招聘网站

信报龙虎山下专栏

主页 研究 思维领导 信报龙虎山下专栏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and Developing Country Status

7 Aug 2019
分享到推特分享到面书分享到whatsapp分享到領英分享到電郵

世貿組織與發展中國家地位

中美貿易戰開展一年多以來,雙方一邊談判,一邊讓貿易戰升級。當經過了大約十輪的談判,市場以為差不多要達成協議的時候,特朗普突然在今年5月初宣布,將從中國進口的2500億(美元.下同)商品關稅由10%提高至25%,談判因而停頓。至6月底,中美兩國元首利用在日本開G20峰會的見面機會,同意重啟貿易談判。兩國代表遂於7月30日首次在北京與華盛頓以外的上海開會,並公布在9月繼續。怎料上海會議後不足兩天,特朗普即單方面宣布徵收另外3000億元中國商品10%的關稅,於9月1日生效,並威脅可能將這稅率提升至25%,與現有進口美國2500億中國商品的關稅看齊。

特朗普劍指港澳星洲

特朗普上任後多方面顛覆了世界貿易的秩序。他在對中國3000億元商品徵收關稅前的數天,便發表總統備忘錄,批評一些經濟體利用世界貿易組織發展中國家的地位,在貿易中取得非應有的優勢,對組織內其他成員、特別是美國,並不公平。備忘錄中提及多個世貿成員,包括香港、澳門和新加坡,都享有發展中國家地位。但備忘錄主要針對的,自然是中國大陸。其中提到中國龐大的本地生產、出口、外國直接投資等數值,旨在說明中國不應該繼續享有發展中國家的地位。備忘錄又責成美國貿易代表在60天內向特朗普滙報情況,若在90天內沒有滿意進展便實施一系列有關政策。

世貿組織並不將成員國界定為已發展和發展中國家,由成員國自行聲明。組織的成員數目在2016年達到164個,其中約三分之二自我宣布為發展中國家,包括36個按聯合國定義劃分為低度發展國家的成員。作為發展中國家,成員國可享有所謂「特殊與差別待遇」,例如有較長時間過渡至加入組織時達成的協議、獲得豁免某些世貿組織的要求、和得到更多的貿易機會等等。不過,世貿組織也容許發達國家作單方面的外貿措施,像在貿易戰初期,美國便以「國家安全」為由,向從包括中國的多個國家進口的鋼材和鋁材徵收關稅。

世貿原則互惠非歧視

事實上,美國早在本年2月已向世貿組織提出建議,停止讓一些國家繼續享有「特殊與差別待遇」,包括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和G20的成員、被世界銀行列為高收入的國家及在世界商品貿易中佔半個百分點以上的國家。若把有關名單羅列出來,共有33個經濟體。其中以中國、印度和南非為首的10個國家隨即作出反對,強調發展水平主要看人均數值而非總數值。

世界貿易組織及其前身關稅及貿易總協定是一個多邊主義下的國際經濟安排, 其中兩個主要運作原則是互惠和非歧視。互惠指有關雙方同時讓步、減少對對方的貿易壁壘,而非單一方面的開放。非歧視則指若對某國作一個開放貿易的政策,該政策亦須對其他成員國同時適用。然而實施起來,對發展中國家來說,這兩個原則並不容易跟進。一來是發展中國家的起點較低,因而需要一定的寬鬆處理,起碼在經濟起飛前如此。二來是發展中國家或規模較小的經濟體在與發達國家或規模較大的經濟體作互惠談判時,可以拿出來作談判籌碼的不多。

當發展中國家還在起步階段時,在全球貿易中佔的比例不大,因而在全球治理中的話語權也不多,而同時發達國家亦有足夠空間給予發展中國家特別優惠。但當發展中國家在全球生產總值和貿易額的比例愈來愈大,原有的貿易體系便容易產生發達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摩擦,特別是像金磚五國等較大的發展中國家。數據顯示,在1992年,貿易中有一方或雙方都是發展中國家的,只佔全球總貿易額的35%。到了2017年,這個比例已增加至53%。

中國崛起歐美感壓力

表面看來,中美貿易戰源於特朗普的外貿政策。但事實上,中國自從2001年加入世貿組織後,外貿總值及外貿盈餘均迅速上升,給歐美等地的產業帶來不少壓力。對西方國家來說,要在世貿組織的框架下抑制中國並不容易。美國在奧巴馬當總統時便大力推動不包括中國的《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只是特朗普比他的前任更不相信多邊主義下的貿易協議、和更不怕撕破臉皮而已。

對美國來說,難以在世貿組織的框架下去約束中國的外貿發展,因為中國的經濟體制比較獨特,不單在重要經濟領域有很大比例的國有企業,在經濟管理和調節上除了有明顯的法例和約章外,同時亦有較為含蓄的運作準則。另一方面,世貿組織的規則主要在二十多年前制訂,當時中國仍沒有在國際經濟上冒起,規則難以包括今天中國的經濟的特徵。此外,世貿組織處理貿易糾紛的仲裁程序費時和僵化,亦沒有對重施故伎的違規者有很好的處理方法。

特朗普明顯不喜歡之前美國簽訂的多個多邊貿易協議,也許更不喜歡奧巴馬,所以在入主白宮後的第三天便宣布美國退出《跨太平洋夥伴協定》。之後他採取雙邊談判的模式,一對一和個別國家談判,以龐大的經濟力量,索取美國的最大利益。不單在貿易方面如此,在其他國際事務亦如此。就在數月前,美國便以關稅來恐嚇墨西哥。由於有相當多的中美洲難民通過墨西哥走向美墨邊境,若墨西哥不想辦法堵截,美國便會對全部墨西哥進口貨物徵收5%關稅,其後會上調到25%。墨西哥只能匆匆就範。關稅已成為現時美國的外交工具。特朗普自己也曾明言:「我乃關稅人是也」。但中國經濟的底氣與墨西哥的畢竟不同。美國現時對額外3000億中國產品徵收關稅的成效如何,還得看兩個大國的角力,甚至是長期的角力。

香港世貿從未收投訴

香港的人均本地生產總值就購買力平價滙率來計算,已超過美國的水平,可以說香港早已邁進發達經濟體行列,但在世貿組織中仍算是發展中國家。這或許因為香港早在1986年已是關稅及貿易總協定的成員,因而也是後來世貿組織的創始會員。

不過由於香港一直奉行自由貿易,所以在世貿組織中無論是發達經濟體或發展中經濟體的地位,都沒有什麼影響。查看一下世貿組織會員間貿易糾紛的檔案,香港只有一個在1996年投訴土耳其的,而對香港投訴的則沒有。如今全球經濟山雨欲來,香港則風雨飄搖,美國要在上述的總統備忘錄90天後如何處理香港及其他高收入經濟體在世貿組織的發展中國家地位,對香港來說,已不是什麼重要的議題了。

陸炎輝 香港大學經濟及工商管理學院榮譽副教授
(本文同時於二零一九年八月七日載於《信報》「龍虎山下」專欄)​

Framing effects and the style of Carrie Lam31 Jul 2019
Tenants Purchase Scheme Helps Reduce Wealth Inequality14 Aug 2019
Trending
创新策略的共通点——从减贫谈到国际Web3中心
创新策略的共通点——从减贫谈到国际Web3中心
Prof. Joseph CHAN
一直以来,香港在四大支柱产业上表现卓越,包括贸易与物流、金融服务、专业及工商业服务以及旅游业。根据香港政府的研究统计,在新冠疫情之前,这四个行业贡献了接近六成的本地生产总值(GDP)和近一半的总就业机会。然而,这些支柱产业各自都面临了不同程度的衰退,原因包括市场需求和用户行为的快速变化、区域和全球竞争、新的价值链发展、先进科技的影响,以及地缘政治环境的变化。为应对这些挑战,“创新”被提出作为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手法,而问题在于我们应如何制定创新策略——而不是单单为了“创新”而提出想法。本文将探讨如何从减贫的角度出发进而延伸至研究Web3行业的发展,来思考创新策略的制定方法——这两个话题的共通点或许能为我们提供关于香港未来发展路径的启示。
14 May 2025
教学人员
关税豪赌  只有输家
关税豪赌  只有输家
Dr. Maurice K.S. TSE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上月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将全球经济增长预测从今年 1 月的 3.3% 显著调低至 2.8%。报告指出,中国和印度将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预计未来5年贡献比例分别为 23%和超过15%;而美国因其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对全球经济的贡献率遭下调至 11.3%。
7 May 2025
教学人员
我想了解更多学院的最新消息和活动资讯
LinkedIn WeChat Instagram Facebook Weibo Twitter YouTube

©2025 版权属香港大学经管学院所有 | 隐私政策 | 无障碍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