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 全球网络
  • 港大经管学院
        •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 港大经管学院是一所扎根亚洲、面向国际的顶尖商学院。
        • 概览
          • 院长寄语
          • 愿景及使命
          • 里程碑
          • 合作伙伴及环球联系
          • 排名及认证
          • 企业合作
        • 学院领导
          • 学院领导
          • 国际顾问委员会
        • 我们的故事
        • 联络我们
        • 内联网
        • 设施
  • 课程
        • 课程 课程
        • 我们致力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体验,培育人才。
        • 总览
        • 本科生课程
        • 硕士课程
          • 会计数据分析硕士
          • 会计学硕士
          • 气候治理与风险管理硕士
          • 经济学硕士
          • 家族财富管理硕士
          • 金融学硕士
          • 金融学硕士(金融科技)
          • 环球管理学硕士
          • 可持续会计及金融硕士
          • 理科碩士﹙商業分析﹚
          • 理科硕士﹙市场营销学﹚
          • 财富管理硕士
        • 工商管理学硕士及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学硕士课程
          • 工商管理学硕士
          • 工商管理学硕士(国际)
          • 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学硕士
        • 哲學博士課程
        • 高層管理教育
        • 工商管理學博士課程
  • 团队
        • 学院团队 学院团队
        • 国际化的教职员团队,积极推动课程发展,提供优质教育。
        • 教学人员
        • 博士后研究员
        • 助教/教学助理
        • 研究生
        • 行政人员
  • 研究
        • 研究 研究
        • 引领知识创造的前沿
        • 思维领导
          • 学术论文
          • 信报龙虎山下专栏
          • FT中文网明德商论专栏
          • 媒体报导
        • 学科专业
        • 学院团队
        • 研究资助
        • 学术活动
          • 陈坤耀杰出学人讲座系列
        • 研究中心
        • 香港宏观经济预测
        • 香港大学知识交流
        • 香港大学学术库
        • 深圳研究院
  • 活动
  • 媒体
        • 媒体 媒体
        • 促进知识交流,分享独到的见解及构思,启发社会大众。
        • 学院消息
        • 媒体报导
        • 新闻稿
  • 就业及工作
        • 就业及工作 就业及工作
        • 加强与企业及伙伴的合作,携手培育专业人才。
        • 招聘人才
        • 学生就业发展
        • 工作机会
          • 教员招聘
          • 香港大学招聘网站
  • English
  • 繁
Type To Search
logo
Type To Search
  • 全球网络
  • 港大经管学院
        •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 港大经管学院是一所扎根亚洲、面向国际的顶尖商学院。
        • 概览
          • 院长寄语
          • 愿景及使命
          • 里程碑
          • 合作伙伴及环球联系
          • 排名及认证
          • 企业合作
        • 学院领导
          • 学院领导
          • 国际顾问委员会
        • 我们的故事
        • 联络我们
        • 内联网
        • 设施
  • 课程
        • 课程 课程
        • 我们致力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体验,培育人才。
        • 总览
        • 本科生课程
        • 硕士课程
          • 会计数据分析硕士
          • 会计学硕士
          • 气候治理与风险管理硕士
          • 经济学硕士
          • 家族财富管理硕士
          • 金融学硕士
          • 金融学硕士(金融科技)
          • 环球管理学硕士
          • 可持续会计及金融硕士
          • 理科碩士﹙商業分析﹚
          • 理科硕士﹙市场营销学﹚
          • 财富管理硕士
        • 工商管理学硕士及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学硕士课程
          • 工商管理学硕士
          • 工商管理学硕士(国际)
          • 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学硕士
        • 哲學博士課程
        • 高層管理教育
        • 工商管理學博士課程
  • 团队
        • 学院团队 学院团队
        • 国际化的教职员团队,积极推动课程发展,提供优质教育。
        • 教学人员
        • 博士后研究员
        • 助教/教学助理
        • 研究生
        • 行政人员
  • 研究
        • 研究 研究
        • 引领知识创造的前沿
        • 思维领导
          • 学术论文
          • 信报龙虎山下专栏
          • FT中文网明德商论专栏
          • 媒体报导
        • 学科专业
        • 学院团队
        • 研究资助
        • 学术活动
          • 陈坤耀杰出学人讲座系列
        • 研究中心
        • 香港宏观经济预测
        • 香港大学知识交流
        • 香港大学学术库
        • 深圳研究院
  • 活动
  • 媒体
        • 媒体 媒体
        • 促进知识交流,分享独到的见解及构思,启发社会大众。
        • 学院消息
        • 媒体报导
        • 新闻稿
  • 就业及工作
        • 就业及工作 就业及工作
        • 加强与企业及伙伴的合作,携手培育专业人才。
        • 招聘人才
        • 学生就业发展
        • 工作机会
          • 教员招聘
          • 香港大学招聘网站
港大經管學院
  • 全球网络
  • 港大经管学院
    • 概览
      • 院长寄语
      • 愿景及使命
      • 里程碑
      • 合作伙伴及环球联系
      • 排名及认证
      • 企业合作
    • 学院领导
      • 学院领导
      • 国际顾问委员会
    • 我们的故事
    • 联络我们
    • 内联网
    • 设施
  • 课程
    • 总览
    • 本科生课程
    • 硕士课程
      • 会计数据分析硕士
      • 会计学硕士
      • 气候治理与风险管理硕士
      • 经济学硕士
      • 家族财富管理硕士
      • 金融学硕士
      • 金融学硕士(金融科技)
      • 环球管理学硕士
      • 可持续会计及金融硕士
      • 理科碩士﹙商業分析﹚
      • 理科硕士﹙市场营销学﹚
      • 财富管理硕士
    • 工商管理学硕士及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学硕士课程
      • 工商管理学硕士
      • 工商管理学硕士(国际)
      • 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学硕士
    • 工商管理學博士課程
    • 哲學博士課程
    • 高層管理教育
  • 团队
    • 教学人员
    • 博士后研究员
    • 助教/教学助理
    • 研究生
    • 行政人员
  • 研究
    • 思维领导
      • 学术论文
      • 信报龙虎山下专栏
      • FT中文网明德商论专栏
      • 媒体报导
    • 学科专业
    • 学院团队
    • 研究资助
    • 学术活动
      • 陈坤耀杰出学人讲座系列
    • 研究中心
    • 香港宏观经济预测
    • 香港大学知识交流
    • 香港大学学术库
    • 深圳研究院
  • 活动
  • 媒体
    • 学院消息
    • 媒体报导
    • 新闻稿
  • 就业及工作
    • 招聘人才
    • 学生就业发展
    • 工作机会
      • 教员招聘
      • 香港大学招聘网站

信报龙虎山下专栏

主页 研究 思维领导 信报龙虎山下专栏
金融「绿天鹅」的潜在乱局

金融「绿天鹅」的潜在乱局

30 Aug 2023
分享到推特分享到面书分享到whatsapp分享到領英分享到電郵

环顾世界各地,气候变化导致自然灾难频生,而且破坏力极强,冲击各行各业,影响经济稳定,甚至引发金融危机。

大自然警告频仍

近10年来,全球经济因气候变化灾难而蒙受的直接经济损失,估计平均每年高达约1.3万亿美元,相当于世界本地生产总值(GDP)的0.2%左右。 2018年加州森林大火的损失为3500亿美元,相当于当时美国GDP的1.7%。上月台风杜苏芮直袭福建省,亦造成千亿元人民币的损失。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专家Felix Suntheim和Jérôme Vandenbussche认为,透过在金融体系中发挥核心作用的股票市场,可分析气候变化对金融稳定的影响。过去50年内约350次大规模气候与自然灾难中,有10%对总体市场的影响超过14%。例如2011年,泰国水灾引发该国股市在40天内大跌30%。

天鹅风险再现

2020年国际清算银行发表「绿天鹅」报告,指出气候变化势将成为冲击全球金融稳定的重要风险。美国精算师学会(Society of Actuaries)最近期发表的新兴风险调查结果显示,气候风险由2019至2022年期间,连续4年被视为主要风险之一,可分为「实体」与「转型」两种。实体风险是指极端气候造成生命财产损失,企业成本增加而利润减少,增加金融业运作的成本与风险。转型风险则指为了减缓气候与自然灾难的冲击,各国政府实施减碳政策,将会窒碍高碳排放产业的经营。在企业贷款合约中,高碳排放机器设备作为抵押品的价值将会下降,而提高信用风险;贷款给这些产业的银行自然首当其冲。

2017年成立的「央行与监管机构绿色金融网络」(Network for Greening the Financial System;简称NGFS),在其2020年的报告中指出,若全球暖化失控,预计2100年实体风险对GDP的损失比率将累计达25%。此外还有许多实体风险无法纳入评估,至于海平面上升、天灾造成人口迁徙、区域冲突等造成的损失,更尚未纳入计算之中。马尔代夫等岛国由于境内80%的陆地面积海拔高度不到1米,因此随着海平面上升,估计或会在2100年之后完全陆沉。全球暖化亦影响粮食生产,若气温增加摄氏2度,热带地区小麦或会减产20%。

权衡风险轻重

美国金融企业MSCI在2021年基于不同情景下,评估产业受转型风险冲击的程度。例如当温度增长可控制在摄氏1.5度,高碳排放产业的转型风险较大,欧洲的能源公司资产价值平均将大减67%,创新的低碳技术产业则会增加18%收入。至于电力公司的资产价值虽然也将跌近六成,但低碳技术亦将为其增加四成收入。

若温度增长摄氏3度,各国政府的减碳政策或会转趋消极,转型风险对各产业资产价值造成的损失便会较小;电力公司的资产价值将减少约两成,却因减碳诱因不足,创新科技带来的新收入也将大幅缩减。以上数据显示,转型风险与实体风险是翘翘板的两端,为回避转型风险而不愿积极减碳,难免加剧实体风险。

新冠肺炎大流行促使金融业界重新评估系统性风险的代价。根据柏君哲(Michael Baldinger)2020年的分析,疫情与气候变化有三大共通点。第一,新冠肺炎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公共卫生灾难,世界各国因未能及早防范而备受重创;面对气候变迁,亦须引以为鉴。第二,疫情突显在全球化下,复杂的供应链面对灾难时如何不堪一击;气候变化所能产生的系统性风险,同样足以瘫痪世界经济。第三,新冠疫情与气候变化所造成的冲击虽有缓急之别,但若有关当局应对疫情不力,以致气候风险失控,后果不堪设想。

模拟式压力测试

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研究,下一个系统性金融风险可能源自气候冲击,因此监管机关有责任要求金融机构评估并揭露其气候风险。为此,法、英两国的中央银行在2021年率先对本国的金融机构和系统启动气候变化压力测试;欧洲各国的有关测试则在2022年展开。至于美国,联邦储备局亦于近年成立了相关委员会,拟于2023至2025年要求金融界将气候变化纳入压力测试。日本央行则推出新的贷款工具,提供资金支持气候变化的项目。

金融气候压力测试实有助于金融机构掌握在极端气候下,其资产可能蒙受的损失。例如英伦银行一份报告提及,全英国的房贷物业约有10%处于容易水浸区域,因此建议各银行查找房贷抵押品位于水浸区的比例,再按灾情不同程度预计所涉损失。

美国银行则以5级飓风来模拟其房地产抵押品可能蒙受的损失。

全方位应对策略

事实上,目前不乏深入探讨气候变化对货币政策影响的研究。英伦银行的巴滕(Sandra Batten)认为,气候变化将增加通货膨胀及经济增长预测的不确定性,影响央行达成货币稳定的目标政策。 NGFS的研究发现,极端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与强度增加,将扩大通货膨胀和金融市场价格的波动性,削弱货币政策的执行效果,因而建议把气候变化风险纳入央行货币政策,此举是否适当,各界至今未有定论。鉴于央行货币政策工具有限,难以充分覆盖低碳转型风险;反观财政政策和金融监管,因具备较多而富弹性的政策工具,相信更可发挥应对气候变化之效。

若要准确衡量气候变化所带来的金融风险,金融业将面临4项挑战:一、分析数十年来各种气候路径的影响;二、长期预测有极大的不确定性;三、气候有地域和产业差异,因果关系各有不同;四、可再生能源等新技术的出现与生活方式的改变。是以金融业必须运用崭新的分析方法,重新思考气候数据的管理与分析、商品组合风险、气候风险情景假设与气候风险压力测试,综合评估气候变化的冲击,从而掌握潜在营运风险,相应调整风险控制与营运策略。

面对来势汹汹的气候变化,全球金融业须从风险管理的角度制定方针,方能化危为机。正当各地经济从疫情中陆续复苏,现时正是推动绿色转型的关键时刻。各国政府的提振经济计划不妨与相关绿色转型结合,以负责任投资作为复苏基础,并进行有助绿色经济发展的结构性改革。金融业在提供信用流动性的同时,亦应善用金融资源,引导产业迈向环境、社会及管治(ESG)和永续发展。

 

【参考文献】

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 (2020), “The Green Swan: Central Banking and Financial Stability in the Age of Climate Change”.

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 (2020), “Green Swan 2 – Climate change and Covid-19: Reflections on Efficiency Versus Resilience”.

Baldinger, M. (2020), “The parallels between Covid-19 and Climate Change”, UBS Report.

Batten, S. (2018), “Climate Change and the Macro-economy: a Critical Review”, Working Paper No.706, Bank of England.

 

谢国生博士
港大经管学院金融学首席讲师

何敏淙先生
香港大学附属学院讲师

(本文同时于二零二三年八月三十日载于《信报》「龙虎山下」专栏)

平台经济:各地经济转型的重要一环23 Aug 2023
阿根廷经济与美元化6 Sep 2023
Trending
创新策略的共通点——从减贫谈到国际Web3中心
创新策略的共通点——从减贫谈到国际Web3中心
Prof. Joseph CHAN
一直以来,香港在四大支柱产业上表现卓越,包括贸易与物流、金融服务、专业及工商业服务以及旅游业。根据香港政府的研究统计,在新冠疫情之前,这四个行业贡献了接近六成的本地生产总值(GDP)和近一半的总就业机会。然而,这些支柱产业各自都面临了不同程度的衰退,原因包括市场需求和用户行为的快速变化、区域和全球竞争、新的价值链发展、先进科技的影响,以及地缘政治环境的变化。为应对这些挑战,“创新”被提出作为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手法,而问题在于我们应如何制定创新策略——而不是单单为了“创新”而提出想法。本文将探讨如何从减贫的角度出发进而延伸至研究Web3行业的发展,来思考创新策略的制定方法——这两个话题的共通点或许能为我们提供关于香港未来发展路径的启示。
14 May 2025
教学人员
关税豪赌  只有输家
关税豪赌  只有输家
Dr. Maurice K.S. TSE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上月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将全球经济增长预测从今年 1 月的 3.3% 显著调低至 2.8%。报告指出,中国和印度将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预计未来5年贡献比例分别为 23%和超过15%;而美国因其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对全球经济的贡献率遭下调至 11.3%。
7 May 2025
教学人员
Dr-Maurice-Tse_2019
About Author
Dr. Maurice K.S. TSE

Principal Lecturer

我想了解更多学院的最新消息和活动资讯
LinkedIn WeChat Instagram Facebook Weibo Twitter YouTube

©2025 版权属香港大学经管学院所有 | 隐私政策 | 无障碍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