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 全球网络
  • 港大经管学院
        •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 港大经管学院是一所扎根亚洲、面向国际的顶尖商学院。
        • 概览
          • 院长寄语
          • 愿景及使命
          • 里程碑
          • 合作伙伴及环球联系
          • 排名及认证
          • 企业合作
        • 学院领导
          • 学院领导
          • 国际顾问委员会
        • 我们的故事
        • 联络我们
        • 内联网
        • 设施
  • 课程
        • 课程 课程
        • 我们致力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体验,培育人才。
        • 总览
        • 本科生课程
        • 硕士课程
          • 会计数据分析硕士
          • 会计学硕士
          • 气候治理与风险管理硕士
          • 经济学硕士
          • 家族财富管理硕士
          • 金融学硕士
          • 金融学硕士(金融科技)
          • 环球管理学硕士
          • 可持续会计及金融硕士
          • 理科碩士﹙商業分析﹚
          • 理科硕士﹙市场营销学﹚
          • 财富管理硕士
        • 工商管理学硕士及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学硕士课程
          • 工商管理学硕士
          • 工商管理学硕士(国际)
          • 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学硕士
        • 哲學博士課程
        • 高層管理教育
        • 工商管理學博士課程
  • 团队
        • 学院团队 学院团队
        • 国际化的教职员团队,积极推动课程发展,提供优质教育。
        • 教学人员
        • 博士后研究员
        • 助教/教学助理
        • 研究生
        • 行政人员
  • 研究
        • 研究 研究
        • 引领知识创造的前沿
        • 思维领导
          • 学术论文
          • 信报龙虎山下专栏
          • FT中文网明德商论专栏
          • 媒体报导
        • 学科专业
        • 学院团队
        • 研究资助
        • 学术活动
          • 陈坤耀杰出学人讲座系列
        • 研究中心
        • 香港宏观经济预测
        • 香港大学知识交流
        • 香港大学学术库
        • 深圳研究院
  • 活动
  • 媒体
        • 媒体 媒体
        • 促进知识交流,分享独到的见解及构思,启发社会大众。
        • 学院消息
        • 媒体报导
        • 新闻稿
  • 就业及工作
        • 就业及工作 就业及工作
        • 加强与企业及伙伴的合作,携手培育专业人才。
        • 招聘人才
        • 学生就业发展
        • 工作机会
          • 教员招聘
          • 香港大学招聘网站
  • English
  • 繁
Type To Search
logo
Type To Search
  • 全球网络
  • 港大经管学院
        •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 港大经管学院是一所扎根亚洲、面向国际的顶尖商学院。
        • 概览
          • 院长寄语
          • 愿景及使命
          • 里程碑
          • 合作伙伴及环球联系
          • 排名及认证
          • 企业合作
        • 学院领导
          • 学院领导
          • 国际顾问委员会
        • 我们的故事
        • 联络我们
        • 内联网
        • 设施
  • 课程
        • 课程 课程
        • 我们致力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体验,培育人才。
        • 总览
        • 本科生课程
        • 硕士课程
          • 会计数据分析硕士
          • 会计学硕士
          • 气候治理与风险管理硕士
          • 经济学硕士
          • 家族财富管理硕士
          • 金融学硕士
          • 金融学硕士(金融科技)
          • 环球管理学硕士
          • 可持续会计及金融硕士
          • 理科碩士﹙商業分析﹚
          • 理科硕士﹙市场营销学﹚
          • 财富管理硕士
        • 工商管理学硕士及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学硕士课程
          • 工商管理学硕士
          • 工商管理学硕士(国际)
          • 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学硕士
        • 哲學博士課程
        • 高層管理教育
        • 工商管理學博士課程
  • 团队
        • 学院团队 学院团队
        • 国际化的教职员团队,积极推动课程发展,提供优质教育。
        • 教学人员
        • 博士后研究员
        • 助教/教学助理
        • 研究生
        • 行政人员
  • 研究
        • 研究 研究
        • 引领知识创造的前沿
        • 思维领导
          • 学术论文
          • 信报龙虎山下专栏
          • FT中文网明德商论专栏
          • 媒体报导
        • 学科专业
        • 学院团队
        • 研究资助
        • 学术活动
          • 陈坤耀杰出学人讲座系列
        • 研究中心
        • 香港宏观经济预测
        • 香港大学知识交流
        • 香港大学学术库
        • 深圳研究院
  • 活动
  • 媒体
        • 媒体 媒体
        • 促进知识交流,分享独到的见解及构思,启发社会大众。
        • 学院消息
        • 媒体报导
        • 新闻稿
  • 就业及工作
        • 就业及工作 就业及工作
        • 加强与企业及伙伴的合作,携手培育专业人才。
        • 招聘人才
        • 学生就业发展
        • 工作机会
          • 教员招聘
          • 香港大学招聘网站
港大經管學院
  • 全球网络
  • 港大经管学院
    • 概览
      • 院长寄语
      • 愿景及使命
      • 里程碑
      • 合作伙伴及环球联系
      • 排名及认证
      • 企业合作
    • 学院领导
      • 学院领导
      • 国际顾问委员会
    • 我们的故事
    • 联络我们
    • 内联网
    • 设施
  • 课程
    • 总览
    • 本科生课程
    • 硕士课程
      • 会计数据分析硕士
      • 会计学硕士
      • 气候治理与风险管理硕士
      • 经济学硕士
      • 家族财富管理硕士
      • 金融学硕士
      • 金融学硕士(金融科技)
      • 环球管理学硕士
      • 可持续会计及金融硕士
      • 理科碩士﹙商業分析﹚
      • 理科硕士﹙市场营销学﹚
      • 财富管理硕士
    • 工商管理学硕士及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学硕士课程
      • 工商管理学硕士
      • 工商管理学硕士(国际)
      • 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学硕士
    • 工商管理學博士課程
    • 哲學博士課程
    • 高層管理教育
  • 团队
    • 教学人员
    • 博士后研究员
    • 助教/教学助理
    • 研究生
    • 行政人员
  • 研究
    • 思维领导
      • 学术论文
      • 信报龙虎山下专栏
      • FT中文网明德商论专栏
      • 媒体报导
    • 学科专业
    • 学院团队
    • 研究资助
    • 学术活动
      • 陈坤耀杰出学人讲座系列
    • 研究中心
    • 香港宏观经济预测
    • 香港大学知识交流
    • 香港大学学术库
    • 深圳研究院
  • 活动
  • 媒体
    • 学院消息
    • 媒体报导
    • 新闻稿
  • 就业及工作
    • 招聘人才
    • 学生就业发展
    • 工作机会
      • 教员招聘
      • 香港大学招聘网站

信报龙虎山下专栏

主页 研究 思维领导 信报龙虎山下专栏
Hong Kong crisis in the shroud of COVID-19

Hong Kong crisis in the shroud of COVID-19

26 Feb 2020
分享到推特分享到面书分享到whatsapp分享到領英分享到電郵

COVID-19陰霾下的香港危機

「2019冠狀病毒病」(COVID-19)自去年12月在武漢爆發以來,迅速擴散至世界各地,至今全球病例總數超過78000宗,死亡個案達2400多人。

2003年沙士一役,香港無論在偵測病毒的技術、治療方法、確診病人的隔離措施,以至市民大眾的個人衞生及防疫安全意識,以及政府從中所汲取的危機管理經驗,均堪稱臻於世界先進水平。本地醫護人員的專業甚至犧牲精神,更在國際上備受推崇。但在今次疫症蔓延之初,澳門迅即落實一系列防禦措施,香港當局卻仍未啟動危機管理機制,表現進退失據。農曆新年過後,疫情來勢洶洶,市民深知不妙,仍未見政府有何實質行動,表現有如第三世界國家。

心理上的物資荒

由於缺乏疫情資訊,加上網上廣泛流傳物資短缺的謠言,以致市民恐慌,爭相搶購即食麵和大米,儘管米商及政府多次澄清米糧供應未受影響,然而搶購情況並無改善。筆者本月初某日黃昏,在金鐘某大型超市目睹一眾顧客(包括衣着斯文的上班族)爆買廁紙,不消10分鐘,貨架已一掃而空。一般藥房、超市出售的消毒酒精、口罩、漂白水等,每日清早就已沽清。全港口罩更極度缺貨,肯出高價也未必買到,由於這現象舉世皆然,特區政府宣布全球搜購失敗,坊間紛紛出現洗口罩、燙口罩等怪招,但求延長口罩壽命。有商界高層於社交媒體上打趣地問:「親戚嫁女做人情,兩卷廁紙加10個口罩,會不會過分奢侈?」

政府就落實「封關」措施遲而未決,導致本月初數千名醫護人員採取罷工行動,並要求有關當局解決口罩及防護裝備嚴重短缺的問題;社會上更出現互相攻擊的爭論,例如醫院管理局的口罩是否被醫護私吞而造成短缺?警方的防疫裝備是否比前線醫護為佳?相較17年前社會攜手同心抗沙士的表現,實在令人感嘆。

是非難辨衍生混亂

本來佩戴口罩是防疫的一大方法,但特首林鄭月娥早前與一眾局長出席記者會時不戴口罩,更表示按世界衞生組織(世衞)的指引,若身體健康而沒有相關病徵,可毋須佩戴口罩。香港醫學組織聯會亦召開記者會,引述世衞標準,作出同樣呼籲,着市民切勿過分恐慌。

但另一邊廂,香港大學袁國勇教授和何栢良博士,以及多個醫學團體(包括香港感染及傳染病醫學會),均同一口徑建議,不論是否出現COVID-19病徵,在人多擠迫地方或公眾場所,也應戴上口罩。何栢良指出,香港已有本地傳播個案,若非市民遵行戴口罩的指引,疫情恐怕更為嚴峻。

抗疫防疫訊息互相矛盾,令人無所適從之餘,更突顯特區政府領導無方。近日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發表「2019新型冠狀病毒社區研究」結果,1月24日至2月5日期間,通過網上問卷調查訪問了1168名市民,89.4%受訪者由官方或非官方網頁獲得有關疫症資訊,但只有16.2%受訪者認為政府官方網站資訊可靠【註1】。可以想像,若市民單靠非官方途徑獲取資訊,並且不斷轉發道聽途說的非權威資料,難免因以偏概全而陷入集體恐慌,於是引發搶購潮。

2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中聯辦)主任駱惠寧表示:「這是一個要冷靜理性、不要製造恐慌的時刻。謠言和恐慌,會讓疫情火上加油。」有關部門正竭盡全力,以穩定香港市場供應,「糧油米麵、鮮肉果菜乃至消毒液、紙巾等,會繼續源源不斷運來。」【註2】

此外,社交媒體大量流傳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的疫情資訊,市民大眾難辨真偽,在缺乏官方清晰指引的情況下,更容易誤信虛假消息,筆者近日就曾收到以下一則消息:「振興主任告知這次的武漢病毒並不耐熱,在溫度26-27度的環境下就會被殺死。所以要多飲用熱水。可以轉告親朋好友們多喝熱水預防。」事實上,新加坡過去兩個月平均溫度高於香港,何以當地COVID-19確診人數比香港還要多?

社會分裂遺害無窮

隨着確診個案在香港趨增,政府早前宣布COVID-19檢疫中心和指定診所選址,附近居民以遊行、聯署等方式抗議選址過於接近民居。雖然有呼吸系統科專家解釋,指定診所有助快速診斷個案,可減社區傳播風險,可惜現時政府嚴重欠缺公信力,加上事前缺乏諮詢,更添施政障礙。

人力資源顧問機構ECA International最新一份調查報告顯示,香港在東亞地區外派僱員宜居城市排名中,急跌52位至第93位,而新加坡則連續兩年高踞榜首。若論優良基建和便利設施,香港毫不遜色,但房屋及空氣質素等則瞠乎其後。該機構亞洲區域總監關禮廉表示,香港的排名跌幅為前所未見,社會和政治紛爭不單令居港外籍人士感到憂慮,去年年中反修例運動展開之後,交通設施屢遭破壞,暴力犯罪率上升等,也令外派僱員的日常生活受負面影響。特區政府今次若未能妥善領導抗疫,恐怕國際排名會繼續下滑,以致外資公司紛紛遷移,進一步動搖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面對COVID-19蔓延不止,政府必須具備處理危機機制和先知先覺的反應能力。以去年社會運動為例,市民常收到警方的手機短訊,避免進入可能存在危險的地區,反而今次疫情嚴重,卻未接獲政府的任何防疫指引。本地不乏醫療界精英,其中不少從戰勝沙士一役中累積扎實的抗疫經驗,而成為陣容鼎盛的專家班子,政府言論卻與他們的意見時有相左。正如世衞總幹事譚德塞日前在日內瓦指出,疫情可向任何方向發展,目前仍然可以控制疫情,但「機會窗口」正在縮窄【註3】,特區政府必須表現決策能力,在政策統籌方面急市民之所急,以保護公眾健康為首要任務,與不同界別保持有效溝通,相信有助於減輕社區恐慌,挽回廣大市民對有關當局的信心。

 

【註1】:《中大研究:九成人自覺會染疫 16%信政府資訊可靠 醫生:認知落差 集體恐慌》,明報,2020年2月19日
【註2】: 《駱惠寧主任致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信》,2020年2月20日
【註3】: WHO Director-General’s opening remarks at the media briefing on COVID-19, 21 February 2020

 

謝國生博士
香港大學經濟及工商管理學院金融學首席講師、新界鄉議局當然執行委員

(本文同時於二零二零年二月二十六日載於《信報》「龍虎山下」專欄)

Did Trump get his dream trade deal with China?19 Feb 2020
COVID-19 & Monetary Policy4 Mar 2020
Trending
创新策略的共通点——从减贫谈到国际Web3中心
创新策略的共通点——从减贫谈到国际Web3中心
Prof. Joseph CHAN
一直以来,香港在四大支柱产业上表现卓越,包括贸易与物流、金融服务、专业及工商业服务以及旅游业。根据香港政府的研究统计,在新冠疫情之前,这四个行业贡献了接近六成的本地生产总值(GDP)和近一半的总就业机会。然而,这些支柱产业各自都面临了不同程度的衰退,原因包括市场需求和用户行为的快速变化、区域和全球竞争、新的价值链发展、先进科技的影响,以及地缘政治环境的变化。为应对这些挑战,“创新”被提出作为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手法,而问题在于我们应如何制定创新策略——而不是单单为了“创新”而提出想法。本文将探讨如何从减贫的角度出发进而延伸至研究Web3行业的发展,来思考创新策略的制定方法——这两个话题的共通点或许能为我们提供关于香港未来发展路径的启示。
14 May 2025
教学人员
关税豪赌  只有输家
关税豪赌  只有输家
Dr. Maurice K.S. TSE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上月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将全球经济增长预测从今年 1 月的 3.3% 显著调低至 2.8%。报告指出,中国和印度将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预计未来5年贡献比例分别为 23%和超过15%;而美国因其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对全球经济的贡献率遭下调至 11.3%。
7 May 2025
教学人员
Dr-Maurice-Tse_2019
About Author
Dr. Maurice K.S. TSE

Principal Lecturer

关键字
疫情大流行
政府
我想了解更多学院的最新消息和活动资讯
LinkedIn WeChat Instagram Facebook Weibo Twitter YouTube

©2025 版权属香港大学经管学院所有 | 隐私政策 | 无障碍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