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 全球网络
  • 港大经管学院
        •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 港大经管学院是一所扎根亚洲、面向国际的顶尖商学院。
        • 概览
          • 院长寄语
          • 愿景及使命
          • 里程碑
          • 合作伙伴及环球联系
          • 排名及认证
          • 企业合作
        • 学院领导
          • 学院领导
          • 国际顾问委员会
        • 我们的故事
        • 联络我们
        • 内联网
        • 设施
  • 课程
        • 课程 课程
        • 我们致力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体验,培育人才。
        • 总览
        • 本科生课程
        • 硕士课程
          • 会计数据分析硕士
          • 会计学硕士
          • 气候治理与风险管理硕士
          • 经济学硕士
          • 家族财富管理硕士
          • 金融学硕士
          • 金融学硕士(金融科技)
          • 环球管理学硕士
          • 可持续会计及金融硕士
          • 理科碩士﹙商業分析﹚
          • 理科硕士﹙市场营销学﹚
          • 财富管理硕士
        • 工商管理学硕士及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学硕士课程
          • 工商管理学硕士
          • 工商管理学硕士(国际)
          • 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学硕士
        • 哲學博士課程
        • 高層管理教育
        • 工商管理學博士課程
  • 团队
        • 学院团队 学院团队
        • 国际化的教职员团队,积极推动课程发展,提供优质教育。
        • 教学人员
        • 博士后研究员
        • 助教/教学助理
        • 研究生
        • 行政人员
  • 研究
        • 研究 研究
        • 引领知识创造的前沿
        • 思维领导
          • 学术论文
          • 信报龙虎山下专栏
          • FT中文网明德商论专栏
          • 媒体报导
        • 学科专业
        • 学院团队
        • 研究资助
        • 学术活动
          • 陈坤耀杰出学人讲座系列
        • 研究中心
        • 香港宏观经济预测
        • 香港大学知识交流
        • 香港大学学术库
        • 深圳研究院
  • 活动
  • 媒体
        • 媒体 媒体
        • 促进知识交流,分享独到的见解及构思,启发社会大众。
        • 学院消息
        • 媒体报导
        • 新闻稿
  • 就业及工作
        • 就业及工作 就业及工作
        • 加强与企业及伙伴的合作,携手培育专业人才。
        • 招聘人才
        • 学生就业发展
        • 工作机会
          • 教员招聘
          • 香港大学招聘网站
  • English
  • 繁
Type To Search
logo
Type To Search
  • 全球网络
  • 港大经管学院
        •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 港大经管学院是一所扎根亚洲、面向国际的顶尖商学院。
        • 概览
          • 院长寄语
          • 愿景及使命
          • 里程碑
          • 合作伙伴及环球联系
          • 排名及认证
          • 企业合作
        • 学院领导
          • 学院领导
          • 国际顾问委员会
        • 我们的故事
        • 联络我们
        • 内联网
        • 设施
  • 课程
        • 课程 课程
        • 我们致力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体验,培育人才。
        • 总览
        • 本科生课程
        • 硕士课程
          • 会计数据分析硕士
          • 会计学硕士
          • 气候治理与风险管理硕士
          • 经济学硕士
          • 家族财富管理硕士
          • 金融学硕士
          • 金融学硕士(金融科技)
          • 环球管理学硕士
          • 可持续会计及金融硕士
          • 理科碩士﹙商業分析﹚
          • 理科硕士﹙市场营销学﹚
          • 财富管理硕士
        • 工商管理学硕士及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学硕士课程
          • 工商管理学硕士
          • 工商管理学硕士(国际)
          • 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学硕士
        • 哲學博士課程
        • 高層管理教育
        • 工商管理學博士課程
  • 团队
        • 学院团队 学院团队
        • 国际化的教职员团队,积极推动课程发展,提供优质教育。
        • 教学人员
        • 博士后研究员
        • 助教/教学助理
        • 研究生
        • 行政人员
  • 研究
        • 研究 研究
        • 引领知识创造的前沿
        • 思维领导
          • 学术论文
          • 信报龙虎山下专栏
          • FT中文网明德商论专栏
          • 媒体报导
        • 学科专业
        • 学院团队
        • 研究资助
        • 学术活动
          • 陈坤耀杰出学人讲座系列
        • 研究中心
        • 香港宏观经济预测
        • 香港大学知识交流
        • 香港大学学术库
        • 深圳研究院
  • 活动
  • 媒体
        • 媒体 媒体
        • 促进知识交流,分享独到的见解及构思,启发社会大众。
        • 学院消息
        • 媒体报导
        • 新闻稿
  • 就业及工作
        • 就业及工作 就业及工作
        • 加强与企业及伙伴的合作,携手培育专业人才。
        • 招聘人才
        • 学生就业发展
        • 工作机会
          • 教员招聘
          • 香港大学招聘网站
港大經管學院
  • 全球网络
  • 港大经管学院
    • 概览
      • 院长寄语
      • 愿景及使命
      • 里程碑
      • 合作伙伴及环球联系
      • 排名及认证
      • 企业合作
    • 学院领导
      • 学院领导
      • 国际顾问委员会
    • 我们的故事
    • 联络我们
    • 内联网
    • 设施
  • 课程
    • 总览
    • 本科生课程
    • 硕士课程
      • 会计数据分析硕士
      • 会计学硕士
      • 气候治理与风险管理硕士
      • 经济学硕士
      • 家族财富管理硕士
      • 金融学硕士
      • 金融学硕士(金融科技)
      • 环球管理学硕士
      • 可持续会计及金融硕士
      • 理科碩士﹙商業分析﹚
      • 理科硕士﹙市场营销学﹚
      • 财富管理硕士
    • 工商管理学硕士及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学硕士课程
      • 工商管理学硕士
      • 工商管理学硕士(国际)
      • 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学硕士
    • 工商管理學博士課程
    • 哲學博士課程
    • 高層管理教育
  • 团队
    • 教学人员
    • 博士后研究员
    • 助教/教学助理
    • 研究生
    • 行政人员
  • 研究
    • 思维领导
      • 学术论文
      • 信报龙虎山下专栏
      • FT中文网明德商论专栏
      • 媒体报导
    • 学科专业
    • 学院团队
    • 研究资助
    • 学术活动
      • 陈坤耀杰出学人讲座系列
    • 研究中心
    • 香港宏观经济预测
    • 香港大学知识交流
    • 香港大学学术库
    • 深圳研究院
  • 活动
  • 媒体
    • 学院消息
    • 媒体报导
    • 新闻稿
  • 就业及工作
    • 招聘人才
    • 学生就业发展
    • 工作机会
      • 教员招聘
      • 香港大学招聘网站

信报龙虎山下专栏

主页 研究 思维领导 信报龙虎山下专栏
香港创意 繁花似锦还是绿肥红瘦?

香港创意 繁花似锦还是绿肥红瘦?

10 May 2023
分享到推特分享到面书分享到whatsapp分享到領英分享到電郵

笔者两个月前在本栏撰文〈香江失健笔,本港缺奇才〉,论及香港文艺界花果飘零,创意行业难以振兴。一些朋友颇有微词,责怪笔者没由来的悲观。过去两月,各种艺术节、文化节、展览会、音乐会接踵而至,乃至五一黄金周前的美食市集、全港戏院日,无不四处人头涌动,足见本地文艺文化产业活力十足。笔者自问:错否,错否?繁花似锦,却道绿肥红瘦!

消费聚集并非生产溢出

带着自我反省的心态,笔者求教多位创意行业的资深人士。毫无异议的一点是,过去几年西九文化区的兴建,既满足市民的文化需求,又让外地人多了一个前来旅游甚至落户的理由,确实给文化产业留下可圈可点的一笔。而其中大多数所认同的是,香港作为亚洲文化艺术珍品的一大交汇地,在历经疫情的冲击之后,活力又回来了。最明显的是3月下旬回归湾仔会议展览中心的巴塞尔艺术展,展品丰富高端,观众反应热烈,藏家欢欣踊跃,足见特区在亚洲艺术市场的地位。

另一方面,一些行内人士则向笔者大吐苦水,香港作为一个中国当代艺术渴望与世界接轨的桥头堡,其创作者却如履薄冰,举步维艰。这些年的商业导向以及政策指引,都意图让香港跟从艺术与科技互相结合的世界潮流。这对追逐商业利益无可厚非,但在培育本土艺术上却是徒劳,甚至激发反作用,导致本地艺术家的内在创意始终发挥不出,整个艺术产业后劲不足。

近几年的艺术节,每每临近尾声,宾客已心生疲惫之意,而曲终人散之后,则让主人心生虚无。内地一些朋友与笔者提起广州交易会时,也是如此一般的心态。

笔者由此领悟,香港创意产业尽管在消费上繁花似锦,但在生产上却是绿肥红瘦。消费聚集,关乎金钱和人气,生产溢出,则关乎生态和人才。这与科技发展同一道理,大湾区的需求导向型创新模式,比起矽谷生产溢出型的模式,底气难免不足。

需求管理难成城市名片

香港经济走的是需求带动的道路,但却又面临本身市场狭小的困境。一到假期,香港的商家便翘首以待内地游客到来,当访客数量不如预期,便心生被抛弃的失落。

尽管笔者不是自幼扎根于此的港人,但听到「没有外来客,香港什么都不是」的晦气话,不免心酸愤慨。香港如果一味地为需求左右,在供大于求、内卷剧烈的今天,就难逃被轻视的命运。

当务之急是重新打造一枚具有鲜明特色和自我意识的城市名片。中国内地的北京、西安,日本的东京、京都等千年古都,历史的沉淀赋予它们与众不同的吸引力。像香港这样的新兴都会,缺乏历史的锤炼和文化的厚重,只能不断地挖掘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努力塑造属于自己的个性。昔日香港作为现代粤语都市文化的缔造者,其文化特性自然而然地受到内外认可。

如今,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区域性文化萎缩,虽然香港仍然是粤语文化的鲜明代表,但这一文化印记所能产生的经济驱动力大打折扣。如果想要借城市名片来撬动文化创意产业,香港不得不另辟蹊径。

一些人把打造香港城市新名片的希望寄于西九文化区的兴起,但就目前看来,无论是视觉文化博物馆M+,还是展示国宝级文物的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满足本地和游客消费有余,营造国际声誉不足。在亚洲金融市场上,香港的主要竞争对手是新加坡,而在艺术市场和创意行业,则必须对标东京和首尔。否则,创意行业作为香港经济增长点的蓝图,恐怕难以实施到位。

释放本港供给促增长

近年有种批评声音,认为特区政府对创意行业的扶持不够。笔者以为,这类意见有失偏颇。 2009年,曾荫权政府首次把文化及创意产业列入香港六大优势产业,同年6月成立的「创意香港」一直是政府的工作重点。

2018年,本港文化和创意产业的增长约1180亿元,就业人数约21.7万。对本地生产总值和就业率的贡献而言,文创产业在六项优势产业中首屈一指。新冠疫情期间,创意行业徘徊不前,主要是市场需求萎缩、营运环境变差以及人才流失所造成,跟政府扶持力度关系不大。

希望政府猛力注资发展产业,跟要求派发消费券一样,本质上是需求管理的思路,只能缓解燃眉之急;寻求长期发展,重心必须转到供给上。与需求管理的大水漫灌不同,供给管理讲求四两拨千斤,一是借助关键资源,引发滚雪球效应,二是创造正面界外效应,形成溢出影响。这两点都离不开营造开放自由的社会环境,充分释放民间的力量。

比如艺术品交易一环,在整个文化创意产业的比重仅次于电玩游戏。根据2021年统计资料,香港艺术品市场占据全球艺术品交易量的16%,在亚洲独占鳌头。这得益于特区藏富于民,有着丰富的本土藏家,从而吸引大批国际藏家来港。疫情肆虐3年以来,香港的画廊在本地藏家的支持下不减反增,自发形成的艺术社群也此起彼伏,艺术创造的星星之火绵绵不绝。

说起香港民间的文化精神,笔者不由想起余英时对其师钱穆创办新亚书院的一段隽永回忆。新亚书院初创,搬入深水埗桂林街,校舍简陋,环境恶劣。钱先生劳力劳心,一年暑假犯了严重的胃溃疡,一个人孤零零地躺在教室地上养病,对前来看望的余英时说,内心只想读王阳明的文集;余先生赶紧跑去商务印书馆买来一部。这是何等的人文情怀!也是发展文艺创意产业不可或缺的精神。

 

吴延晖博士
港大经管学院经济学、管理及商业策略副教授

(本文同时于二零二三年五月十日载于《信报》「龙虎山下」专栏)

A Review of Development in Mainland China, Taiwan, Hong Kong and Macau9 Jan 2019
Trending
关税豪赌  只有输家
关税豪赌  只有输家
Dr. Maurice K.S. TSE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上月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将全球经济增长预测从今年 1 月的 3.3% 显著调低至 2.8%。报告指出,中国和印度将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预计未来5年贡献比例分别为 23%和超过15%;而美国因其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对全球经济的贡献率遭下调至 11.3%。
7 May 2025
教学人员
追踪数据解读RCEP 自贸四大关键趋势
追踪数据解读RCEP 自贸四大关键趋势
Prof. Heiwai TANG
历经7年谈判,全球规模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于2022年1月1日正式生效,成员国共占世界人口近30%以及全球GDP超过三分之一。在全球经济碎片化持续加剧之际,RCEP被寄予厚望。这项协定汇聚了亚太地区规模悬殊、制度各异的多元国家,展现出区域包容性合作的强大潜力与韧性。 实施至今3年以来,RCEP对亚太地区的贸易格局产生了哪些影响?又将如何重塑成员国之间的贸易模式?本文将根据香港大学亚洲环球研究所团队建立的“RCEP Tracker”【注】,比较分析2020年首季至2024年第三季各RCEP成员的贸易表现
30 Apr 2025
教学人员
Dr. Yanhui WU
About Author
Prof. Yanhui WU

Professor

我想了解更多学院的最新消息和活动资讯
LinkedIn WeChat Instagram Facebook Weibo Twitter YouTube

©2025 版权属香港大学经管学院所有 | 隐私政策 | 无障碍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