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 全球网络
  • 港大经管学院
        •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 港大经管学院是一所扎根亚洲、面向国际的顶尖商学院。
        • 概览
          • 院长寄语
          • 愿景及使命
          • 里程碑
          • 合作伙伴及环球联系
          • 排名及认证
          • 企业合作
        • 学院领导
          • 学院领导
          • 国际顾问委员会
        • 我们的故事
        • 联络我们
        • 内联网
        • 设施
  • 课程
        • 课程 课程
        • 我们致力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体验,培育人才。
        • 总览
        • 本科生课程
        • 硕士课程
          • 会计数据分析硕士
          • 会计学硕士
          • 气候治理与风险管理硕士
          • 经济学硕士
          • 家族财富管理硕士
          • 金融学硕士
          • 金融学硕士(金融科技)
          • 环球管理学硕士
          • 可持续会计及金融硕士
          • 理科碩士﹙商業分析﹚
          • 理科硕士﹙市场营销学﹚
          • 财富管理硕士
        • 工商管理学硕士及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学硕士课程
          • 工商管理学硕士
          • 工商管理学硕士(国际)
          • 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学硕士
        • 哲學博士課程
        • 高層管理教育
        • 工商管理學博士課程
  • 团队
        • 学院团队 学院团队
        • 国际化的教职员团队,积极推动课程发展,提供优质教育。
        • 教学人员
        • 博士后研究员
        • 助教/教学助理
        • 研究生
        • 行政人员
  • 研究
        • 研究 研究
        • 引领知识创造的前沿
        • 思维领导
          • 学术论文
          • 信报龙虎山下专栏
          • FT中文网明德商论专栏
          • 媒体报导
        • 学科专业
        • 学院团队
        • 研究资助
        • 学术活动
          • 陈坤耀杰出学人讲座系列
        • 研究中心
        • 香港宏观经济预测
        • 香港大学知识交流
        • 香港大学学术库
        • 深圳研究院
  • 活动
  • 媒体
        • 媒体 媒体
        • 促进知识交流,分享独到的见解及构思,启发社会大众。
        • 学院消息
        • 媒体报导
        • 新闻稿
  • 就业及工作
        • 就业及工作 就业及工作
        • 加强与企业及伙伴的合作,携手培育专业人才。
        • 招聘人才
        • 学生就业发展
        • 工作机会
          • 教员招聘
          • 香港大学招聘网站
  • English
  • 繁
Type To Search
logo
Type To Search
  • 全球网络
  • 港大经管学院
        •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 港大经管学院是一所扎根亚洲、面向国际的顶尖商学院。
        • 概览
          • 院长寄语
          • 愿景及使命
          • 里程碑
          • 合作伙伴及环球联系
          • 排名及认证
          • 企业合作
        • 学院领导
          • 学院领导
          • 国际顾问委员会
        • 我们的故事
        • 联络我们
        • 内联网
        • 设施
  • 课程
        • 课程 课程
        • 我们致力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体验,培育人才。
        • 总览
        • 本科生课程
        • 硕士课程
          • 会计数据分析硕士
          • 会计学硕士
          • 气候治理与风险管理硕士
          • 经济学硕士
          • 家族财富管理硕士
          • 金融学硕士
          • 金融学硕士(金融科技)
          • 环球管理学硕士
          • 可持续会计及金融硕士
          • 理科碩士﹙商業分析﹚
          • 理科硕士﹙市场营销学﹚
          • 财富管理硕士
        • 工商管理学硕士及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学硕士课程
          • 工商管理学硕士
          • 工商管理学硕士(国际)
          • 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学硕士
        • 哲學博士課程
        • 高層管理教育
        • 工商管理學博士課程
  • 团队
        • 学院团队 学院团队
        • 国际化的教职员团队,积极推动课程发展,提供优质教育。
        • 教学人员
        • 博士后研究员
        • 助教/教学助理
        • 研究生
        • 行政人员
  • 研究
        • 研究 研究
        • 引领知识创造的前沿
        • 思维领导
          • 学术论文
          • 信报龙虎山下专栏
          • FT中文网明德商论专栏
          • 媒体报导
        • 学科专业
        • 学院团队
        • 研究资助
        • 学术活动
          • 陈坤耀杰出学人讲座系列
        • 研究中心
        • 香港宏观经济预测
        • 香港大学知识交流
        • 香港大学学术库
        • 深圳研究院
  • 活动
  • 媒体
        • 媒体 媒体
        • 促进知识交流,分享独到的见解及构思,启发社会大众。
        • 学院消息
        • 媒体报导
        • 新闻稿
  • 就业及工作
        • 就业及工作 就业及工作
        • 加强与企业及伙伴的合作,携手培育专业人才。
        • 招聘人才
        • 学生就业发展
        • 工作机会
          • 教员招聘
          • 香港大学招聘网站
港大經管學院
  • 全球网络
  • 港大经管学院
    • 概览
      • 院长寄语
      • 愿景及使命
      • 里程碑
      • 合作伙伴及环球联系
      • 排名及认证
      • 企业合作
    • 学院领导
      • 学院领导
      • 国际顾问委员会
    • 我们的故事
    • 联络我们
    • 内联网
    • 设施
  • 课程
    • 总览
    • 本科生课程
    • 硕士课程
      • 会计数据分析硕士
      • 会计学硕士
      • 气候治理与风险管理硕士
      • 经济学硕士
      • 家族财富管理硕士
      • 金融学硕士
      • 金融学硕士(金融科技)
      • 环球管理学硕士
      • 可持续会计及金融硕士
      • 理科碩士﹙商業分析﹚
      • 理科硕士﹙市场营销学﹚
      • 财富管理硕士
    • 工商管理学硕士及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学硕士课程
      • 工商管理学硕士
      • 工商管理学硕士(国际)
      • 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学硕士
    • 工商管理學博士課程
    • 哲學博士課程
    • 高層管理教育
  • 团队
    • 教学人员
    • 博士后研究员
    • 助教/教学助理
    • 研究生
    • 行政人员
  • 研究
    • 思维领导
      • 学术论文
      • 信报龙虎山下专栏
      • FT中文网明德商论专栏
      • 媒体报导
    • 学科专业
    • 学院团队
    • 研究资助
    • 学术活动
      • 陈坤耀杰出学人讲座系列
    • 研究中心
    • 香港宏观经济预测
    • 香港大学知识交流
    • 香港大学学术库
    • 深圳研究院
  • 活动
  • 媒体
    • 学院消息
    • 媒体报导
    • 新闻稿
  • 就业及工作
    • 招聘人才
    • 学生就业发展
    • 工作机会
      • 教员招聘
      • 香港大学招聘网站

信报龙虎山下专栏

主页 研究 思维领导 信报龙虎山下专栏
银发经济现生机

银发经济现生机

2020-12-02
分享到推特分享到面书分享到whatsapp分享到領英分享到電郵

根据特区政府统计处2016年公布的人口预测,香港人口老化在未来20年将加快步伐。2018至2038年,老年人口的数字和比率将分别从127万和17.9%增至244万和31.9%。换言之,在2038年,几乎每3个香港人中,就有1人为65岁或以上的长者。

长者议题一般与贫困、危疾和社会福利扯上关系。究竟长者是香港的资产抑或负资产?人口老化对社会资源的运用及经济有何影响,而政府面对人口老化的趋势又有何对策?

高龄化压力与动能

香港人口老化主因有三:寿命延长、生育率下降、生育率降幅超过死亡率降幅。医疗保健系统、房屋需求、公共福利金计划和公共债务管理,一一面临人口老化的挑战。纾缓人口老化须靠经济增长,增长可带来收入,以应付长者房屋需求和医疗保健开支,并且减轻公共财政压力及未来的赤字预算。

人口老化也是本地生产总值(GDP)和人均GDP下降的一大因素。随着生育率持续下降,劳动市场的生力军不足以弥补退休长者。劳动人口日减,退休人口反而日增,人均GDP走势自然向下。公共福利金和长者保健开支占GDP比重却提升,在一定程度上蚕食了基础设施和教育等长线投资。劳动人口萎缩亦变相推高平均工资水平。

统计处的数据亦显示,长者劳动力近年有增长的趋势【图】,15岁以上劳动人口中,长者占比从2000年的6%增加到2018年的12.4%,增幅超过1倍。同期长者的劳动参与率亦由1.3%升至4%。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于2020至2021年度《财政预算案》中表明,鉴于经济和就业情况不断恶化,每年将额外拨款3000万元,以加强劳工处的就业计划,进一步鼓励雇主聘用长者、青年和残疾人士,可见长者继续就业已成为趋势。

若能通过提升剩余劳动人囗的生产力,即使活跃劳动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下降,GDP和人均GDP仍可望维持不变。但经济增长有赖创新,问题是老龄化社会能否持续创新。

创业晚成现象

创业精神讲求活力,各地社会往往标榜年轻创业家的成功故事。人口老化一般被视为有碍社会创新,但一项就1960至2012年间33个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的调查显示,人口老化与发明活动彼此关系呈驼峰状:劳动人口平均每100人之中,老年人数目介乎24至27之间时,经济中的创新发明活动最活跃。

创业成功的不可或缺因素,还包括教育背景和专业及工商界网络。欧美的研究指出,长者更有可能成功创业,而且50岁或以上创业者的失败率也最低。不过许多长者创业却受制于金融产品的年龄限制和较高的贷款利率,甚或购买雇员补偿保险被拒。因此,政府应在政策上予以扶持。

一份由麻省理工学院、华盛顿大学、美国全国经济研究所与美国人口普查局在2018年共同发表的调查报告,其中涵盖2007至2014年间合共270万名创业者,结果发现成功的新创企业创办人的平均年龄介乎42至45岁,而50至60岁组别的成功比例,更比20至30岁的创业者高出2.5倍。无论是高科技或软件产业,最初5年成长率最高的公司、透过首次公开招股或并购获利的公司,创办人的平均年龄也在40与45岁之间。

市场及政策新路向

纵使人口老化会带来经济增长放缓的风险,要是企业能够审时度势作出调整,以迎合银发市场的需求,亦可创造商机。老龄社会对医疗保健、长期护理、退休计划和休闲用品等产品与服务的需求愈来愈大,而对幼儿教育、育儿和传统银行服务等需求则显著减少。

企业的生产重点应随人口老化而修订。例如制药企业可将部分研发资源,从儿科疾病药物转移到长者疾病药物;人口老化也会刺激非处方药物、高级食品和营养补充剂的销量。面对市场整体需求因人口老化而放缓,企业可因应情况,转为满足银发消费需求而加以对冲,近年日本的成人纸尿裤销量,就已超过婴儿纸尿片。

银行业务方面,可将资源投放重点从传统以及投资服务转向退休年金、退休计划以及长者财富管理等等。银发一族资产增加,也可能导致对某些高端产品和优质服务的需求上升,其消费力不容低估。在美国,2010年50岁或以上者的消费较年轻人多出约10000亿美元。在英国,战后婴儿潮一代持有80%的金融资产。在欧洲,65岁的年龄组别所拥有的资产价值超过3000亿欧罗。

商界应多花时间和金钱来详细分析年长消费者的行为及需要,并采用更具包容性的产品开发策略和营销方法,以兼顾不同年龄组别的消费者,扩大产品范围,将年长消费者的需求纳入其中。

退而不休与经济向上

OECD曾经估计,女性的退休年数平均为21至28年,男性则为14至24年。可见退休人士仍可选择继续工作颇长时间,由此维持劳动人口,以助经济增长。

2011年,英国政府发布一项研究报告,若把人均劳动时间增加1年,实质GDP水平可提高约1%。故此,让仍然具有生产能力的长者选择继续工作,并且加大足以提升生产力的人力资本投资,政府和企业就可透过创造就业机会,推进经济发展。

要避免人口老化对整体经济造成冲击,其实特区政府和商界可以携手采取主动,让长者尽量继续发挥所长,贡献社会。这意味着须改革有碍他们留在劳动大军中的制度和措施,例如撤销提前退休的规定,或推行鼓励老年人工作的税务优惠等。

化潜能为动力

香港作为一个知识型经济体,长者继续工作的潜能和对经济的潜在贡献,无疑较一般传统劳动力市场为高。
应对长者问题,不应简单化地视之为扶贫和福利问题,要释放年长人口的生产力,社会需要相应的基础设施。老龄化社会实在需要一套前瞻性政策,配合《联合国老年人原则》中确立的5项标准:独立、参与、照顾、自我充实和尊严,为长者谋求福祉之余,让他们在新经济中继续发挥所长,甚至投入创新活动。

2016年《施政报告》中提及,「新一代的长者将更健康和更有活力,教育程度也较高,足可继续为社会贡献力量。政府将继续建构长者友善城市,推广积极乐颐年。」政策不能空谈,当局务须积极推行有利长者就业和终身学习的措施,以利本港经济复苏。

欧美各国和日本近年投放大量资源于乐龄科技(gerontechnology)的研究,当中如绿色环境、能源、保健和医疗等领域的发展,都能够改善老龄化社会的生活质素。面对世界人口老化持续,为长者开发各类前端产品方面,香港的基础科研再配合深圳的创新及科技,无疑潜力无限。

谢国生博士
港大经管学院金融学首席讲师、新界乡议局当然执行委员

(本文同时于二零二零年十二月二日载于《信报》「龙虎山下」专栏)

Explore a new economic model for Hong Kong2020-11-26
记忆碎片中的现实9 Dec 2020
Trending
创新策略的共通点——从减贫谈到国际Web3中心
创新策略的共通点——从减贫谈到国际Web3中心
Prof. Joseph CHAN
一直以来,香港在四大支柱产业上表现卓越,包括贸易与物流、金融服务、专业及工商业服务以及旅游业。根据香港政府的研究统计,在新冠疫情之前,这四个行业贡献了接近六成的本地生产总值(GDP)和近一半的总就业机会。然而,这些支柱产业各自都面临了不同程度的衰退,原因包括市场需求和用户行为的快速变化、区域和全球竞争、新的价值链发展、先进科技的影响,以及地缘政治环境的变化。为应对这些挑战,“创新”被提出作为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手法,而问题在于我们应如何制定创新策略——而不是单单为了“创新”而提出想法。本文将探讨如何从减贫的角度出发进而延伸至研究Web3行业的发展,来思考创新策略的制定方法——这两个话题的共通点或许能为我们提供关于香港未来发展路径的启示。
14 May 2025
教学人员
关税豪赌  只有输家
关税豪赌  只有输家
Dr. Maurice K.S. TSE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上月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将全球经济增长预测从今年 1 月的 3.3% 显著调低至 2.8%。报告指出,中国和印度将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预计未来5年贡献比例分别为 23%和超过15%;而美国因其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对全球经济的贡献率遭下调至 11.3%。
7 May 2025
教学人员
Dr-Maurice-Tse_2019
About Author
Dr. Maurice K.S. TSE

Principal Lecturer

关键字
创业
金融学
我想了解更多学院的最新消息和活动资讯
LinkedIn WeChat Instagram Facebook Weibo Twitter YouTube

©2025 版权属香港大学经管学院所有 | 隐私政策 | 无障碍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