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 全球网络
  • 港大经管学院
        •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 港大经管学院是一所扎根亚洲、面向国际的顶尖商学院。
        • 概览
          • 院长寄语
          • 愿景及使命
          • 里程碑
          • 合作伙伴及环球联系
          • 排名及认证
          • 企业合作
        • 学院领导
          • 学院领导
          • 国际顾问委员会
        • 我们的故事
        • 联络我们
        • 内联网
        • 设施
  • 课程
        • 课程 课程
        • 我们致力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体验,培育人才。
        • 总览
        • 本科生课程
        • 硕士课程
          • 会计数据分析硕士
          • 会计学硕士
          • 气候治理与风险管理硕士
          • 经济学硕士
          • 家族财富管理硕士
          • 金融学硕士
          • 金融学硕士(金融科技)
          • 环球管理学硕士
          • 可持续会计及金融硕士
          • 理科碩士﹙商業分析﹚
          • 理科硕士﹙市场营销学﹚
          • 财富管理硕士
        • 工商管理学硕士及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学硕士课程
          • 工商管理学硕士
          • 工商管理学硕士(国际)
          • 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学硕士
        • 哲學博士課程
        • 高層管理教育
        • 工商管理學博士課程
  • 团队
        • 学院团队 学院团队
        • 国际化的教职员团队,积极推动课程发展,提供优质教育。
        • 教学人员
        • 博士后研究员
        • 助教/教学助理
        • 研究生
        • 行政人员
  • 研究
        • 研究 研究
        • 引领知识创造的前沿
        • 思维领导
          • 学术论文
          • 信报龙虎山下专栏
          • FT中文网明德商论专栏
          • 媒体报导
        • 学科专业
        • 学院团队
        • 研究资助
        • 学术活动
          • 陈坤耀杰出学人讲座系列
        • 研究中心
        • 香港宏观经济预测
        • 香港大学知识交流
        • 香港大学学术库
        • 深圳研究院
  • 活动
  • 媒体
        • 媒体 媒体
        • 促进知识交流,分享独到的见解及构思,启发社会大众。
        • 学院消息
        • 媒体报导
        • 新闻稿
  • 就业及工作
        • 就业及工作 就业及工作
        • 加强与企业及伙伴的合作,携手培育专业人才。
        • 招聘人才
        • 学生就业发展
        • 工作机会
          • 教员招聘
          • 香港大学招聘网站
  • English
  • 繁
Type To Search
logo
Type To Search
  • 全球网络
  • 港大经管学院
        •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 港大经管学院是一所扎根亚洲、面向国际的顶尖商学院。
        • 概览
          • 院长寄语
          • 愿景及使命
          • 里程碑
          • 合作伙伴及环球联系
          • 排名及认证
          • 企业合作
        • 学院领导
          • 学院领导
          • 国际顾问委员会
        • 我们的故事
        • 联络我们
        • 内联网
        • 设施
  • 课程
        • 课程 课程
        • 我们致力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体验,培育人才。
        • 总览
        • 本科生课程
        • 硕士课程
          • 会计数据分析硕士
          • 会计学硕士
          • 气候治理与风险管理硕士
          • 经济学硕士
          • 家族财富管理硕士
          • 金融学硕士
          • 金融学硕士(金融科技)
          • 环球管理学硕士
          • 可持续会计及金融硕士
          • 理科碩士﹙商業分析﹚
          • 理科硕士﹙市场营销学﹚
          • 财富管理硕士
        • 工商管理学硕士及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学硕士课程
          • 工商管理学硕士
          • 工商管理学硕士(国际)
          • 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学硕士
        • 哲學博士課程
        • 高層管理教育
        • 工商管理學博士課程
  • 团队
        • 学院团队 学院团队
        • 国际化的教职员团队,积极推动课程发展,提供优质教育。
        • 教学人员
        • 博士后研究员
        • 助教/教学助理
        • 研究生
        • 行政人员
  • 研究
        • 研究 研究
        • 引领知识创造的前沿
        • 思维领导
          • 学术论文
          • 信报龙虎山下专栏
          • FT中文网明德商论专栏
          • 媒体报导
        • 学科专业
        • 学院团队
        • 研究资助
        • 学术活动
          • 陈坤耀杰出学人讲座系列
        • 研究中心
        • 香港宏观经济预测
        • 香港大学知识交流
        • 香港大学学术库
        • 深圳研究院
  • 活动
  • 媒体
        • 媒体 媒体
        • 促进知识交流,分享独到的见解及构思,启发社会大众。
        • 学院消息
        • 媒体报导
        • 新闻稿
  • 就业及工作
        • 就业及工作 就业及工作
        • 加强与企业及伙伴的合作,携手培育专业人才。
        • 招聘人才
        • 学生就业发展
        • 工作机会
          • 教员招聘
          • 香港大学招聘网站
港大經管學院
  • 全球网络
  • 港大经管学院
    • 概览
      • 院长寄语
      • 愿景及使命
      • 里程碑
      • 合作伙伴及环球联系
      • 排名及认证
      • 企业合作
    • 学院领导
      • 学院领导
      • 国际顾问委员会
    • 我们的故事
    • 联络我们
    • 内联网
    • 设施
  • 课程
    • 总览
    • 本科生课程
    • 硕士课程
      • 会计数据分析硕士
      • 会计学硕士
      • 气候治理与风险管理硕士
      • 经济学硕士
      • 家族财富管理硕士
      • 金融学硕士
      • 金融学硕士(金融科技)
      • 环球管理学硕士
      • 可持续会计及金融硕士
      • 理科碩士﹙商業分析﹚
      • 理科硕士﹙市场营销学﹚
      • 财富管理硕士
    • 工商管理学硕士及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学硕士课程
      • 工商管理学硕士
      • 工商管理学硕士(国际)
      • 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学硕士
    • 工商管理學博士課程
    • 哲學博士課程
    • 高層管理教育
  • 团队
    • 教学人员
    • 博士后研究员
    • 助教/教学助理
    • 研究生
    • 行政人员
  • 研究
    • 思维领导
      • 学术论文
      • 信报龙虎山下专栏
      • FT中文网明德商论专栏
      • 媒体报导
    • 学科专业
    • 学院团队
    • 研究资助
    • 学术活动
      • 陈坤耀杰出学人讲座系列
    • 研究中心
    • 香港宏观经济预测
    • 香港大学知识交流
    • 香港大学学术库
    • 深圳研究院
  • 活动
  • 媒体
    • 学院消息
    • 媒体报导
    • 新闻稿
  • 就业及工作
    • 招聘人才
    • 学生就业发展
    • 工作机会
      • 教员招聘
      • 香港大学招聘网站

信报龙虎山下专栏

主页 研究 思维领导 信报龙虎山下专栏
「拜登经济学」这个品牌

「拜登经济学」这个品牌

2 Aug 2023
分享到推特分享到面书分享到whatsapp分享到領英分享到電郵

美国6月份消费物价指数(CPI)按年升3%,远低于预期,而除了和住房有关的价格外,其他物价指数都有明显放缓迹象。租金因有租约限制而变动较慢,但估计增幅亦会逐渐向下。换句话说,困扰了美国经济约两年的通胀似乎已经受控。联储局大幅加息遏抑通胀,很多人预期会导致经济下滑甚至衰退。然而,上周公布的美国第二季GDP仍有2.4%的年增长率,稍高于预期。再看看劳动力市场,6月份失业率为3.6%,过去一年多来都低于4%。这些宏观数据均说明目前美国经济表现良好,甚至被认为是数十年来最突出的年份之一。

借通胀回落 争选民支持

根据美国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的调查,五分之四的美国人认为在选举时,经济是他们决定投票给哪位候选人的非常重要因素。经济情况理想,在朝的民主党自然要领功,并借势为明年总统大选铺路。刚过去的6月28日,美国总统拜登在芝加哥的演讲,便把目前经济表现归功于自己上任后的经济政策,并统称之为「拜登经济学」(Bidenomics),当天白宫也发出新闻稿详加说明【注】。

与其他类似的词语,如列根经济学(Reaganomics)或安倍经济学(Abenomics)一样,拜登经济学不是什么新颖的经济学理论,只是就过去两年多来的经济政策,概括出一个有关联但并不严谨的框架,方便推广「拜登」这个品牌(branding)。

拜登经济学一词并非最近才出现,事实上,它先被支持共和党的传媒,如《纽约邮报》和《华盛顿检查者报》等用来嘲笑拜登经济政策的不济,特别是使消费者怨声载道的高通胀。目前经济表面上好转,拜登及其团队便反客为主,主动诠释拜登经济学这个名词,并赋予正面、可争取选民的内容。

按上述的拜登演讲和白宫新闻稿,拜登经济学旨在推动出自中层及由下而上的经济增长,而非由上而下的滴漏(trickle-down)。它有三大内容,一是在美国国内作聪明的公共投资,这明显表现于投资和补贴基建、晶片和绿色产业上。二是提升及教育工人、扩大中产阶层。这除了刺激经济创造就业外,还有支持工会和鼓励工人加入工会,谈到前者时,拜登自诩在任首两年便创造1340万个工作岗位,比很多总统的4年任期还多,不过随后即被「事实核查」(fact check)发现他首两年新创岗位少于特朗普同期,1340万中大部分并非新工作,只是新冠疫情放缓后恢复的岗位。三是促进竞争以降低生产成本及协助企业家和小型企业发展,包括一系列的反垄断措施、以降低配方药物价格和堵塞税务漏洞来降低财政赤字等。具体的项目很多,难以一一列出,惟不难看出自相矛盾之处:如大规模公共投资导致的财政赤字,远超越堵塞税务漏洞带来的财政收入;又如有强大工会的企业能否有足够竞争力,值得怀疑。

拜登的主要经济政策,也可以从他的主要立法来看。他在2021年初上任后不久,便推出了1.9万亿美元的《美国救援方案》(American Rescue Plan),提高失业救济金额和发放现金予民众。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美国的失业率曾一度升至15%,当时特朗普已动用了3万亿美元救急。拜登上台时,失业率已降至约6%,是否需要再添1.9万亿美元,值得商榷。这两者合共的财政刺激,可以说是美国50年来再陷高通胀的主要原因。联储局研究发现,财政刺激提高了美国通胀率2.5个百分点。这里也可看出拜登政府对财政赤字有多重视。

去年8月,经过各种洽商和讨价还价,拜登成功地在国会通过两项重要法案,分别是《晶片与科学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和《降低通胀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前者是要振兴美国晶片行业,后者旨在发展诸如电动车等新能源行业,但做法都离不开选择性补贴、规定有美国本土生产成份,以及限制甚至打压一些外国企业等。有论者称为经济上的民族主义(economic nationalism)。总的来说,拜登经济学可以理解为以美国政府的有形之手,在国内高调地挪用资源大搞工业政策,在国外左右全球贸易大搞「友岸外包」(friend-shoring)。拜登经济学若对美国经济有积极效果,不单有助拜登及民主党的执政,甚至可以成为划时代的经济政策标杆,如罗斯福的新政或列根经济学那样,影响未来多年的美国经济。

成效待揭晓 民众信心低

然而,现时还不是评估拜登经济学的时候,当中很多政策,例如公共投资、工业政策等,都需要比较长期才有清晰结果,不过就目前的了解,仍可以有下面的一些疑问。首先是美国经济在短期内是否一直向好发展?上周联储局在加息后仍表示,下半年还有再加息的可能。联储局一向强调基于数据作判断,目前距离下一次9月的加息会议,还有分别两次通胀率和劳动市场的新数据。按联储局估计,要到2025年,美国通胀率才会持续性地达到平均2%的政策目标。届时联邦基金利率有多高?会否回到新冠肺炎疫情之前的低水平?

还有一点,就是货币政策有滞后性,而且滞后时间可长可短。换句话说,联邦基金利率从介乎0至0.25厘,大幅加到5.25厘至5.5厘区间,对经济的收缩作用或许还未全面呈现,因而美国经济仍然有衰退的可能性。与此同时,若政策能有效降低通胀,名义利率却仍维持高位,那意味着实质利率上升,亦不利于经济活动。

其次,根据美联社和国家意见研究中心(National Opinion Research Center)在约两个月前的一个调查,只有13%的共和党人认为目前美国经济是好的,民主党人比例相对较高,惟亦只得47%。平均来说,仅30%美国人对经济状况感到满意,这与经济数据所显示的有所出入。差别的主要原因,在于过去一年多以来没有预期但突然冒升的高通胀,大大打击了消费者的信心,即使通胀已明显下降,仍然犹有余悸。另一个原因可能是人均可支配实质收入(real personal disposable income per capita)虽然从去年中开始已慢慢增加,但至今仍然低于长期趋势水平。此外,加息拉低了房产价格,业主的名义财富减少了,也容易产生经济不好的感觉。

保护主义浓 恐虚耗资源

工业政策是拜登经济政策中最受人诟病的一环,也是经济学者们争论最多的议题之一。简单来说,工业政策是以政府有形之手去扶助某个产业,成功与否视乎有关产业是否可造之材,值得将资源调配到有关方面,否则是浪费资源。此外,即使能成功扶植,也有成本多高的考虑。通过干预才得到的结果,通常都会降低经济效率。不过这方面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才能观察清楚。

至于拜登经济学中浓厚的保护主义,也不利经济效益,亦会引发其他国家以牙还牙,到头来互相抵消、虚耗资源。像拜登政府以补贴鼓励美国人多购买电动车,但汽车要在北美洲装配才有补贴,直接打击了欧盟和南韩的电动车出口到美国,促使欧盟也考虑实施类似政策。欧美诸国常大声陈述贸易要遵守国际规则,然而到与切身利益有关时,则堂而皇之地将规则置诸脑后。

拜登及其经济幕僚大张旗鼓打出拜登经济学这个品牌,有很好的聚焦作用,但这是一把双刃剑。有关政策若能起到良好效果,可以扬名立万;若效果乏善足陈或漏洞百出,则容易沦为笑柄。

注:https://www.whitehouse.gov/briefing-room/statements-releases/2023/06/28/bidenomics-is-working-the-presidents-plan-grows-the-economy-from-the-middle-out-and-bottom-up-not-the-top-down/

 

陆炎辉博士
港大经管学院荣誉副教授

(本文同时于二零二三年八月二日载于《信报》「龙虎山下」专栏)

濒临迷失十年的反思27 Jul 2023
一手楼市典型事实:近8年数据分析与反思9 Aug 2023
Trending
创新策略的共通点——从减贫谈到国际Web3中心
创新策略的共通点——从减贫谈到国际Web3中心
Prof. Joseph CHAN
一直以来,香港在四大支柱产业上表现卓越,包括贸易与物流、金融服务、专业及工商业服务以及旅游业。根据香港政府的研究统计,在新冠疫情之前,这四个行业贡献了接近六成的本地生产总值(GDP)和近一半的总就业机会。然而,这些支柱产业各自都面临了不同程度的衰退,原因包括市场需求和用户行为的快速变化、区域和全球竞争、新的价值链发展、先进科技的影响,以及地缘政治环境的变化。为应对这些挑战,“创新”被提出作为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手法,而问题在于我们应如何制定创新策略——而不是单单为了“创新”而提出想法。本文将探讨如何从减贫的角度出发进而延伸至研究Web3行业的发展,来思考创新策略的制定方法——这两个话题的共通点或许能为我们提供关于香港未来发展路径的启示。
14 May 2025
教学人员
关税豪赌  只有输家
关税豪赌  只有输家
Dr. Maurice K.S. TSE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上月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将全球经济增长预测从今年 1 月的 3.3% 显著调低至 2.8%。报告指出,中国和印度将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预计未来5年贡献比例分别为 23%和超过15%;而美国因其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对全球经济的贡献率遭下调至 11.3%。
7 May 2025
教学人员
Y. F. LUK
About Author
Dr. Y. F. LUK

Honorary Associate Professor

我想了解更多学院的最新消息和活动资讯
LinkedIn WeChat Instagram Facebook Weibo Twitter YouTube

©2025 版权属香港大学经管学院所有 | 隐私政策 | 无障碍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