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司长陈茂波在今年的《财政预算案》提出发放消费券,向每名合资格的18岁或以上香港永久居民及新来港人士,分5个月每月1000元,发放5000元的电子消费券,目的是鼓励及带动本地消费,预计措施可惠及720万人。

周三(24日)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公布《财政预算案》,预算2020/21年度赤字为2576亿港元(约332亿美元)。去年陈预计今年度赤字约1,391亿港元(约180亿美元),数字上升一倍,比去年预测恶化。学者阮颖娴认为香港财政仍丰厚,但经济学者罗家聪就为赤字担忧,未来难免加税。
新一份财政预算案提及,将会向18岁或以上的香港永久性居民或新来港人士,分期派发5000元电子消费券。戴德梁行执行董事、香港商铺部主管林应威则指,电子消费券的方案为市场及商户带来正面的气氛,期望能刺激消费。实际惠及的行业需视乎政策的细节及执行。建议政府可考虑以电子消费方式 ,将每人5, 000元消费券设每日消费限额,以能用于日常所需,并籍此惠及中小微企商户。
新一年《财政预算案》快将公布。过去一年,香港受疫情打击,经济大幅下滑,衰退为几十年来最差。可幸的是,香港的财政储备仍然充裕,比起全球很多要举债度日的国家仍然拥有优势。以往财政司面对的困难总是钱太多,要把钱左塞右塞,左派右派,使财政盈余看起来不至那么多。今次终于遇上巨大经济危机,是财政司长的「考牌作」,各大团体及政党纷纷提出不同建议,且看财政司长如何体现他的价值。
因为疫情,海洋公园财困,不得已摊大手板问市民攞钱。管理层想了又想,推出新计划希望扭转乾坤。大家关心海洋公园,部分因为是关心海洋公园董事局主席刘鸣炜先生,关心他还有什么板斧,大概他已经可以取代威威司令,成为海洋公园的吉祥物。
每逢有大事發生,學術界都會趕着發表論文。首先,學者希望對世界有貢獻,做大家關注的題目,幫助改善社會。更重要的是,新的題材無人寫過,大家又有需求,寫出文來好像會有更多人引用。早於2020年4月,我已經見過一篇關於肺炎與經濟的學術期刊文章,當中用了一個民調,民調的日期和投稿日期只相隔7天,一個多月後已過了評審及修改完畢,滾水淥腳地被學術期刊接受了。那時候,資料還不全,有些國家疫情才剛爆發。具創見的理論貴精不貴多,學術評審及修改過程隨時要上一年半載才被接納刊登,但編輯為了期刊的人氣,有時還是會快出。
很多國家在經濟發展初期,因為和世界科技前沿距離太遠,少不免由最低技術的生產做起,當中包括大量的模仿和技術轉移。這種模式的經濟發展可藉資本累積而達到,即所謂投資帶動的增長(investment-led growth)。
《施政報告》剛公布,接下來《財政預算案》又排着隊要出爐了。因為疫情,上兩個星期跟一班經濟學者,和財經事務及庫務局長許正宇視像會議,討論艱難時候特區政府應如何制定預算。當天討論的其中兩個重點,是疫情下的援助及稅收問題。
記者喜歡訪問學者,查詢他們對時事問題的專業意見。學者評論有時也會影響社會大眾的看法,甚至可以影響政策。雖然經濟學家和社會科學家討論社會議題經驗較多,但往往聽到他們抱怨媒體不能好好傳遞他們的見解,或者公眾對他們的意見產生了誤解,也時常聽到公眾說象牙塔的專家意見離地,說話模稜兩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