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经管学院就人才招聘计划的成效及影响进行研究

港大经管学院就人才招聘计划的成效及影响进行研究

世界各国政府正推出人才招聘计划,以吸引顶尖科学家、工程师和企业家回国(或加盟),各地政府亦越来越相信争夺全球人才是发展当地人力资源和推动知识型经济的关键。

国际知名权威学术期刊《科学》最近发布一篇由港大经管学院王砚波博士及上海交通大学史冬波博士合着的研究文章,题为「中国『青年千人计划』是否成功招募及培养顶尖科学家」。文章研究中国「千人计划」中的「青年千人计划」,在招募和培养顶尖科学家方面的成效。

港大经管学院管理及商业策略副教授王砚波博士表示:「学术界很少就『千人计划』进行系统的实证研究。我们研究了中国『千人计划』中的『青年千人计划』,评估其在招募海外精英科学家的成效,并旨在提供政策建议,为培养未来科学家作出贡献。」

方法

研究进行了两组分析:第一组研究「青年千人计划」参与者的学历和他们回国以前的科研业绩;第二组研究「青年千人计划」参与者回国后的科研业绩变化,并与有资格加入「青年千人计划」但最终没有加入的海外同业作比较。

主要研究结果

1. 「青年千人计划」吸引有潜力却缺乏研究经费在海外进行独立研究的年轻科学家

研究发现通过「青年千人计划」招募的科学家普遍质素较高,一半以上来自全球百强的博士学位课程。这些回国的人才在同属职业生涯早期、且活跃于研究的驻美科学家中,平均排名在前15% 之列。然而,研究亦指出那些拿到「青年千人计划」但最后没有加入的科学家,研究业绩更为优秀,整体为排名前10%的顶尖科学家。同时,绝大部分的「青年千人计划」参与者都是博士后,而不是教职人员。换句话说,「青年千人计划」对有潜力却缺乏研究经费在海外进行独立研究的年轻科学家而言,极具吸引力。

2. 「青年千人计划」所招聘的科学家在回国后的研究业绩,与海外同业相比,提升更为显著

研究也发现与海外同业相比(即在同一领域修读同一博士课程、在同一时期毕业,且在早期职业生涯有非常类似的出版物和引文记录的科学家),「青年千人计划」参与者在回国后的研究业绩提升显著,尤其在以通讯作者身份发表论文的知识生产率提升特别大,这是由于「青年千人计划」的科学家在中国获得更多资金和更大的研究团队支持(与留在海外的科学家相比),特别是在生物和化学等这些需要大量实物资产、金融资本和人力资源的领域。

政策影响

1. 人才招聘计划可吸引高质素科学家回国发展

实证结果不仅展示中国「青年千人计划」的实力及吸引力,亦可能促使美国和欧盟等地锐意改革其科学资助计划。在过去的30年,年轻科学家越来越难在这些地方获得研究经费,因此许多有能力的年轻研究人员必须在他人的实验室工作,而不能建立自己的实验室进行独立研究项目。这将为中国、香港、印度和新加坡等国家与地区创造新机遇,透过制订政策项目以招聘有潜力的年轻科学家加盟当地的研究机构。

2. 中国的大学对有意投身科学研究的学生将更具吸引力

如果中国继续投资于高等教育和学术人才,那么对于有意从事科学研究的内地和国际学生,中国大学相对北美或欧盟的大学的吸引力会逐渐提升。长远而言,这可能会影响欧美目前的大学科研模式。这种影响可能在生物、化学等学术领域尤为明显,因为这些领域的大学实验室一般高度依赖低薪(且来自海外)的博士后研究人员来保持他们的高生产力。

Other Events
“AI 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创新论坛 2025” 探索企业在智能化转型中的挑战与机遇
2025 | 学院新闻
“AI 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创新论坛 2025” 探索企业在智能化转型中的挑战与机遇
港大经管学院联同香港中国企业协会人力资源委员举办的“AI 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创新论坛 2025”于5月16日圆满举行。论坛汇聚了专家学者和企业领袖,剖析了当前AI浪潮中的人力资源管理挑战与机遇,分享了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论坛于香港大学黄丽松讲堂举行,共吸引近280位商界领袖、杰出学者、校友和学生出席现场活动,超过4300位观众收看在线直播。此次论坛标志著两大机构长期战略合作的开端,未来将持续推动学术研究与产业实践的深度融合。
港大经管学院领袖企业家讲坛系列2025年第三讲 – 穿越周期,聚焦优势产业,复星的战略思考与实践
2025 | 教与学
港大经管学院领袖企业家讲坛系列2025年第三讲 – 穿越周期,聚焦优势产业,复星的战略思考与实践

港大经管学院非常荣幸地邀请到复星国际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广昌先生,担任2025年4月25日举办的「港大经管学院领袖企业家讲坛系列 2025年 - 第三讲」的主讲嘉宾。此次论坛中,郭教授与港大经管学院经济学实务教授毛振华教授展开深入对话,围绕复星因时而变、顺势而为的战略思维,探讨企业在经济新浪潮下如何调整战略重心并聚焦优势产业,为与会者带来深刻的商业洞见和启发。